神武夺宝奇兵怎么玩(五代十国是沙陀人的天下)
资讯
2024-07-20
478
1. 神武夺宝奇兵怎么玩,五代十国是沙陀人的天下?
【导读】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有一点问题的,五代确实一定程度上是沙陀人的天下,沙陀人的王朝占3/5,但十国不能说是,十国只有偏居一隅的北汉是沙陀人政权,占1/10,你会认为契丹是沙陀人的天下吗,你会认为吴越是沙陀人的天下吗,当然不会。五代后梁唐晋汉周,实际上从后唐开始,后唐、后晋、后汉这几个朝代就和沙陀有很大关系了,后梁和后周则是汉人政权。如果说中间这三个朝代全是沙陀人的天下,其实也不尽然。相比于庞大的汉民族来说,沙陀人实在屈指可数,借这个话题引申一下,那这样的话,大唐到底是鲜卑人的天下还是汉人的天下呢?
(李克用)
一、后梁:朱温和李克用
解答沙陀人的问题,我们需要先从沙陀人晋王李克用说起,因为是他第一次把沙陀人带上耀眼的历史舞台。后唐的皇帝是李克用的儿子,后晋的皇帝是李克用义子的女婿,后汉皇帝是李克用义子女婿手下的大将,可谓一脉相承。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陷唐都长安城后,唐朝招天下军镇入援。这时唐昭宗才召回了叛逃在外的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这时李克用带领他的沙陀军团才杀回中原。后因剿灭黄巢有功,封“陇西郡王”。天下大乱后,唐昭宗为协调岐王李茂贞和李克用的关系,封李克用为晋王,此时李克用带领的沙陀人已经占据了河东这块稳固的根据地。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这个时候实际上朱温代表的汉族王朝在梁晋之争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第一地盘大,第二军队多,从后梁开国时的潞州之战就可以看出,实际上梁处于攻势,晋处于守势,所以梁代初期并不算是沙陀人的天下。
二、后唐:唐庄宗李存勖
大梁称帝的第二年,老王李克用病死,据说临死前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庄宗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消灭世仇朱温建立的后梁。李存勖袭晋王,通过后面的潞州之战、柏乡之战,展现了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逐渐在梁晋之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实际上建立了第一个沙陀人的政权。即位当年,完成灭梁,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政权。
此时建立的政权确实可以说是沙陀人的天下,在后唐,沙陀人实际上人数相比汉人还是要少很多,以至于李存勖实际有意向汉化迈进。尽管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批判庄宗因为喜欢听戏而误国,殊不知这正展示了庄宗有向汉化靠拢的决心。亲近汉人,自然就会疏远自己同族的沙陀人,后激起李克用义子,同为沙陀人的李嗣源的反抗,被后者篡位,后唐依旧是沙陀天下。
三、后晋: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也是沙陀人,实际上就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病死之后,李从厚即位,但是接着,又一个类似于李存勖李嗣源的故事发生了。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造反,杀死李从厚,自己登基为帝。石敬瑭此时就成了皇帝身边最大的敌人,也收到猜忌,一直被软禁在京城,直到后面找了个空子,逃回自己的领地河东。
回到领地之后,依然被皇帝猜忌,后面派人讨伐石敬瑭。慌不择路之下,石敬瑭与契丹达成同盟,除了割让燕云十六之外,还当了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的义子,史称“儿皇帝”,不久在契丹的支援下,后唐军队节节败退。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同月,后唐皇帝李从珂自焚,后唐灭亡。皇位转来转去,还是在沙陀人手里。
四、后汉:后汉高祖刘知远
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打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
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开运四年(947年),同样是沙陀人的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又一个沙陀人的政权。后攻克并定都于汴州。但刘知远只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
五、后周:后周太祖郭威
汉人周太祖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郭威到澶州,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对郭威说,皇帝该你自己做,将士抢掠京城,与刘家结了仇,不能再让刘家人做皇帝。裂黄旗披郭威身上,拥立为皇帝。
郭威篡位后,同为沙陀人的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里唯一的沙陀人政权。实际上相比与后周,北汉的地盘实在太小,但北汉一直很难打,直到最火被宋国所灭。
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柴荣即为后不久便开始抵御北汉的进攻。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并乘胜追击,兵峰直指北汉京都太原,但依然没有攻下。959年柴荣再次北伐辽朝,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不久柴荣驾崩,其幼子柴宗训登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建立北宋。至此五代结束。
五代十国在历史学家说来是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如果单纯从开国皇帝的民族来说,五代中三个朝代都是沙陀人的政权。实际上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大唐,也可以说是鲜卑人的政权,李渊再怎么洗白,其根本上应该也是鲜卑人血统。但经过历代的历史学家打扮后,这些政权又好像都是汉人的天下,美名曰“融合”。虽然鄙视前朝这些历史学家任意打扮历史的行径,但“汉化”这一说都是有道理的,毕竟从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数对比上来说,他们就只能走这条路。结果是,单从父死子继的朝代更迭来说,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他们的血统还是少数民族,但文化上已经逐渐往汉化靠拢了。
2.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南北朝历史上,涌现出了不少牛逼的高人。尔朱荣绝对是这帮高人中的佼佼者。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东晋南北朝期间的北方,曾经经历过4次统一,其中一次就是尔朱荣搞定的。
这事儿还得从五胡十六国时期说起。那时候司马睿带着一帮士族南迁,建立了东晋。导致整个北方落入胡人之手。当时的北方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服谁!比如说鲜卑部落里,有个慕容家族,抱着不服就干的勇气,先后5次建立割据政权,当然,在数十年内,全都被灭掉了。真正完成北方统一的,只有这么几个牛人:第一,前秦苻坚。前秦天王苻坚,是个兼容并包的雄主,再加上他身边有个超级猛人王猛,终于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只可惜王猛死后,苻坚南征东晋,被谢安、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给打崩了。第二,北魏拓跋焘。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恢复代国基业,建立了北魏王朝。此后明元帝拓跋嗣,开疆拓土,将手伸向了中原地区。到了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灭亡北燕、大夏、北凉等政权,终于再次完成了北方的统一。第三,北魏尔朱荣。这就是咱们的主人公了,北魏经历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方六镇爆发了激烈的起义,结果导致北魏彻底崩了。在尔朱荣的努力之下,北魏再次完成了统一,可以说这哥们的军事实力,绝对是一级棒。第四,北周宇文邕。这也是个牛人,他老爹宇文泰打下基础,他的堂兄宇文护执掌北周17年,轮到他掌权以后,终于消灭了北齐,再次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只可惜没几年他就去世了,结果让隋文帝杨坚摘了桃子。整个东晋十六国,外加南北朝,足有300多年历史,期间北方只有4次统一,其中一次就是尔朱荣搞定的,就问你这个人你觉得咋样?一、尔朱荣因为迷信,错过了第一次篡位的机会。北魏六镇起义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层军官,对基层士兵和普通百姓的压榨太厉害了。难道朝廷不给这帮军官们发工资和福利吗?当然不是!主要是因为柔然忙着和自己的小弟高车干架,没时间南下。外加孝文帝把都城从大同迁徙到了洛阳,使得北方六镇的地位一落千丈。过去的福利严重削减,甚至连工资都没法准时到账。这才使得当时的北方六镇军官,开始压榨基层。基层士兵和百姓当然不会答应啊!因此他们索性就合并起来,反抗北魏,这就爆发了北魏六镇起义。尔朱荣本来是一个普通的部落领袖,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不断招兵买马,招揽人才,最终成为了北魏最强大的军阀。后来的贺拔岳、宇文泰、高欢、侯莫陈悦等风云人物,当年都是尔朱荣手底下的马仔。同时他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皇帝孝明帝元诩。元诩整天嚷嚷着要干翻这个世界,可偏偏没法从胡太后手里夺权。因此元诩便想了个馊主意:让尔朱荣带兵入京!尔朱荣哈哈一笑,本就对自身只是个地方军阀感到不满足,如今元诩等于送给他一个主宰天下的机会!因此尔朱荣毫不犹豫地带兵入京了!元诩想想也有点儿后怕,虽然是自己的老丈人,可元诩的老丈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尔朱荣走到半路上,就接到了元诩让他滚回去的诏书。这哪成啊?出发前,怎么抢掠洛阳的分赃大会,早就已经跟兄弟们开结束了,如今你让我撤?这不是在打我脸吗?尔朱荣说什么都不肯撤,胡太后慌了手脚,一不小心就把元诩给毒杀了。这下尔朱荣算是再次找到了进军的借口,连忙扶持元子攸为帝,带兵进入洛阳,诛杀了胡太后。同时他还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把北魏2000多宗室和大臣,都给扔进黄河淹死。好家伙,直接把北魏朝廷给团灭了有没有?这显然是要另起炉灶的意思了!可关键时刻,尔朱荣为啥没这么干呢?原来尔朱荣比较迷信,那时候北魏有这么一个讲究,但凡做大事之前,要给自己铸造一个铜像。可工匠几次为尔朱荣铸像都以失败而告终了,这使得尔朱荣认定了一件事:天命目前还不在他这儿。后来他拉来几个元家的宗室,让工匠给这几个人铸造铜像,只有元子攸的铜像铸造成功了,因此尔朱荣心甘情愿地放弃了篡位,将元子攸立为天子。二、尔朱荣因为粗心,错过了第二次篡位的机会。尔朱荣操控洛阳的军政大权,几乎成了北魏的一把手。这个时候他没有忙着篡位,而是继续以孝庄帝元子攸的名义,征战四方。第一,击败葛荣。元子攸也算是松了口气,毕竟那时候尔朱荣面临的对手还不少。比如说杜洛周、葛荣等起义军,实力相当强。尤其是葛荣,他吞并了杜洛周的人马以后,带着30万大军围困邺城。尔朱荣只带了7000多人马,居然奇迹般地击败了葛荣。第二,收编降卒。最可贵的是,尔朱荣在击败敌军以后,并没有采取坑杀的方式。而是先将他们遣散,等到他们分散而走的时候,再派人分别去召集他们,量才录用。选择其中有才能的,留下来给自己干活。这一招可比坑杀俘虏厉害多了,直接使得尔朱荣的实力,跃居顶流。第三,击败陈庆之。此后尔朱荣又平定了邢杲起义,腾出手来以后,又将著名的南梁白袍将军陈庆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靠化妆成和尚,才躲过了尔朱荣的追杀。第四,夺取关陇。这还不够,尔朱荣发现关陇地区的万俟丑奴起义军依旧十分猖獗,所以就派遣自己的侄子尔朱天光,带领贺拔岳、侯莫陈悦等名将进入关陇,一举将其荡平。这些年尔朱荣先后击败了葛荣、邢杲、陈庆之、万俟丑奴等强大的对手,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使得残破不堪的北魏王朝,再次聚拢在了一起。那么这个时候,尔朱荣是不是应该称帝了?尔朱荣对此激动万分,甚至有点儿紧张。这期间,还有一个人比较紧张,那就是孝庄帝元子攸。过去尔朱荣忙着平定天下,没工夫管他,如今尔朱荣把外面的事情基本解决干净了,自然是要考虑篡位登基的事情了。元子攸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了。当初元诩死后,尔朱荣便将女儿尔朱英娥改嫁给了元子攸做皇后。这回元子攸打算利用尔朱英娥即将生孩子的机会,对尔朱荣先下手为强!结局:尔朱荣败给了自己的狂妄。元子攸谎称,尔朱英娥刚生下了太子,希望尔朱荣入朝看看!尔朱荣自然是非常高兴,也没带多少保镖,就跑去皇宫探亲了。结果到了现场,元子攸埋伏的人,当场就把尔朱荣给宰了。几天以后,尔朱英娥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婴。一代枭雄尔朱荣,去世的时候不过才38岁。如果不是粗心大意的话,至少还有20年时间,够他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只可惜,要么太迷信,要么太自信,这两点让尔朱荣先后错过了两次成功的机会。最后他和成功失之交臂,也就情有可原了。参考资料:《魏书》3. 雪中悍刀行中的人猫韩貂寺到底有多厉害?
三千红丝弹指断长生,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
韩貂寺是离阳大内首宦,统领十万宦官。同时韩貂寺又是江湖上有名的宗师级高手,大指玄的实力,指玄领悟仅次于邓太阿。
雪中的境界划分为九品制,只有达到一品境界才是武学大宗师。一品又分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江湖武夫都是循序渐进,越往后境界越高战力也越高。韩貂寺却是个例外,他是指玄境,却是最擅长指玄杀天象。江湖武夫达到指玄境后,就会领悟一些五花八门的指玄秘术,每个人领悟的都是不一样的,韩貂寺的指玄秘术就是可以截断天象境天人感应的秘术,因此专门可以克制天象高手。另一方面是因为天象境是天人感应,与天地共鸣,滥造杀业的话,会受气数影响,所以韩貂寺虽然能进天象境却一直压在指玄境。
天象的实力,克制天象的指玄秘术,因此韩貂寺号称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曹长卿三过离阳皇宫,有一次直接撕裂三百铁甲御林军杀向皇帝赵淳,要不是韩貂寺有指玄针对天象的独有优势,皇帝或许还姓赵,但就不叫赵淳了。韩貂寺还最喜欢虐杀一品高手,不动声色就暴虐杀人,为离阳赵家守门护院的时候,韩貂寺不知道杀了多少金刚境高手,春秋四大宗师之一的符将红甲叶红亭就是被他撕开剥皮卸甲,赵楷的五具红甲也都是江湖上的宗师所制,金甲更是一名天象境高手所制。因此,江湖上称韩貂寺为“人猫”,与人屠徐骁和黄三甲并列春秋三大魔头,声名极其恶劣。
在雪中正式的故事中,人猫韩貂寺正式出手有两次,都与赵楷有关。这两次出手韩貂寺也展示了超强的实力,展示了离阳实战第一人,天下第十人,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的实力。
1、徐凤年西域截杀赵楷赵楷持银瓶赴西域之时,徐凤年亲自带人去铁门关外截杀。为了赵楷这个徒弟,韩貂寺不顾任何宦官不得出宫的离阳铁律,不顾就此失权,毅然决然地奔赴铁门关。
在李义山的谋划之中,赵楷必须死。这是离阳和北凉的一局棋,徐凤年必须要杀赵楷,关键就是不能让韩貂寺及时赶来。为此,徐骁动用了剑阁隐藏多年的汪植三千骑兵,听潮阁中的白狐儿脸也出关了,还有死士戊、轩辕青锋,他们要一起拦下韩貂寺。
韩貂寺狂奔而至,一人独对三千精骑。汪植有所准备,但仍没料到韩貂寺战力那么猛,杀人手腕那么诡谲。韩貂寺双手浮现千百根红丝,弹指间摘人头颅,动辄分尸,只要被红丝缠上,当即就被绞杀。三次冲锋,别说没挨着韩貂寺,还被取下无数头颅,悍将汪植都大叫道真不是人。其实,韩貂寺根本无意纠缠,他快速杀穿了包围圈狂奔而去,只是他又被佩有绣冬的白狐儿脸拦下了。
白狐儿脸的天赋自是不用多说,未来江湖的扛鼎之人。只是这时白狐儿脸离韩貂寺还差了很多,她加上轩辕青锋、死士戊带一千六百精锐北凉轻骑三次围杀韩貂寺,又被他三次杀出,另带斩杀四百骑。死士戊发出的一支铁箭被他硬生生抗下,白狐儿脸搏命一刀也没能砍断他的手臂,轩辕青锋更是被崩断心弦,要不是汲取了几位西域密僧的内力就完了。
最后,白狐儿脸拼了命才算是阻住了韩貂寺的脚步。这一战轩辕青锋彻底明白了天下第十的韩貂寺有多可怕,下山之前她还以为进入天下十人轻而易举,挤掉第九的邓茂都不是问题。结果这一战让轩辕青锋明白了自己的无知,韩貂寺根本没拿她当一盘菜,他要不是急着去救赵楷,可以和他们三人以及一千多骑兵换命都没问题。这一战轩辕青锋是侥幸活了下来,决定不到陆地神仙再也不傻乎乎地去找韩貂寺的麻烦。
2、神武城外截杀徐凤年赵楷一死,韩貂寺的心也死了。徐凤年入太安城时,不再是貂寺的韩生宣扬言与徐凤年不死不休。
何谓天下第十?王小屏问徐凤年怎么对付韩貂寺,他说当初天象的曹长卿对战指玄的韩貂寺还是互有保留,现在的韩貂寺不再保留,就算儒圣曹长卿也要头疼;天魔徐婴面对大天象的柳蒿师能斗个旗鼓相当,面对韩貂寺走不了五十招。这就是擅长指玄杀天象的韩貂寺,而且王小屏还告诉徐凤年,就算换成第九的邓茂也比面对韩貂寺要轻松许多,至于徐凤年之前杀死的杨太岁、第五貉面对韩貂寺根本没有可比性。
韩貂寺出城之时,曾遇见了南海观音宗的练气士一行。观音宗权势长老滴水已从天象境悟出三种神通,但仍然是悚然不已,谦卑地让路。韩貂寺离去后,面对门下看不起韩貂寺的弟子,滴水直接说了一句韩生宣要杀人,只有宗主可以一战,而且胜算极小。观音宗宗主澹台平静早已是陆地神仙,而韩貂寺赢她的胜算很大就可以看出他的实力了。这一伙人幸运的是遇见了韩生宣而不是韩貂寺,要是韩生宣还是大内貂寺,恐怕他们早就身首异处了。
神武城外,韩生宣一夫当关。徐凤年一方有徐婴,有手持刹那枪的青鸟,有死士戊,有王小屏的三剑,还有王麟的三百重骑,卢崧的六百轻骑以及任山雨带的两百北凉鹰犬。就是这样,韩貂寺依然断徐凤年三支飞剑再重创他,又扯断徐婴一只手臂,夺刹那枪伤青鸟,王小屏的三剑也没能伤得了他,死士戊拼死的绝招也被他所破。至于那些骑兵,面对韩貂寺更是迎面而死,被他连杀四百余。最终,徐凤年靠着隋斜谷的剑仙一剑,趁韩貂寺蓄力之时一剑刺心。
至于电视剧中的韩貂寺死得太简单了,而且面对的对手都太弱了。当时是徐凤年、徐龙象、徐脂虎、徐渭熊四人,加上陈芝豹、青鸟、南宫仆射以及一些铁浮屠围杀韩貂寺和赵楷。此时的时间线提到了徐凤年北莽之行前面,那么徐凤年连金刚境都没到,更不应该会飞剑;黄蛮儿也没有开窍,他是应该接徐凤年之前开的窍;陈芝豹也没有入儒圣,他是接受了去北莽的龙树僧人的气运才入得儒圣;还有青鸟也是北莽之行时,领悟了王家枪的崩、拖、弧,实力大增;白狐脸儿初入听潮阁,实力也没有太强;至于徐渭熊武艺本就不高,徐脂虎更是不会武艺。到了最后,韩貂寺被徐凤年的飞剑给杀了,设定为李淳罡借的一剑,外加上邓太阿的剑意。
实际上,这已经把韩貂寺弱化太多了。韩貂寺号称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并不是浪得虚名,指玄、天象高手面对他都少有人能战。
4. 九九式和三八式哪个更好?
春田、98k、三八式、九九式、中正式等各大老式著名栓动步枪的区别
春田步枪
春田步枪——美国Springfield M1903步枪
春田,是Springfield的意译,在步枪上指的是美国Springfield M1903步枪,有时候用音译就翻译成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这种步枪的来源是1898年美墨战争,当时墨西哥军队使用的是7mm口径毛瑟步枪,而美军使用的是一种克拉克步枪,战后总结美军认为对手的毛瑟步枪性能更优异,装填速度更快,子弹威力也更大,于是在给毛瑟公司交了专利费后购买了毛瑟式枪机的专利,着手生产毛瑟式枪机的新式步枪,最后就有了M1903步枪。所以美国的M1903步枪就是改进型的毛瑟步枪。
基本型号即M1903有这样几个识别特征:
M1903基本款识别特征
1、上护木后段(表尺前的部分)向上拱起,所以M1903给人一种“胖”的感觉。
2、上护木前半段完全包裹枪管,这一段枪管不外露。
3、直枪托。
4、立框式表尺,如果不懂什么是立框式表尺看下图:
M1903的立框式表尺
这种表尺的原理见我之前的一个答案:
既然枪的瞄准器安装在枪口的上方 那为什么还可以瞄哪打哪? - 知乎
5、击针尾部为喇叭形,看不清楚的话放个特写,枪机尾部那个突出的击针尾,外形为喇叭形,上面有滚花,拉枪栓上膛击发如果没打响,可以捏住这个喇叭尾向后拉击针,然后再击发一次。
6、向下弯曲的拉机柄。
M1903后来还出现了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改进型是M1903A3,这种改进型生产于二战时期,主要用于弥补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产能不足,以及援助给同盟国军队。
M1903基本型(上)和M1903A3(下)
和M1903基本型比,M1903A3外形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M1903A3基本特征
1、照门后移到机匣尾部,并且改用觇孔式照门
M1903A3的觇孔式照门
2、由于照门后移,上护木拉长,一直覆盖到抛壳口,并且外形较直,拱起也没有原先那么明显了。
此外,在M1903的改进中枪托形状也出现了变化,早期是直枪托,后来改用C形枪托,也叫手枪式枪托,改用C型枪托的M1903叫做M1903A1
M1903A1,改用C型枪托
M1903A3也有改用C型枪托的:
改用C型枪托的M1903A3
以及,一种介于直枪托和C型枪托之间的“scant”枪托,手握的弯曲部分没有C枪托那么弯
使用“scant”枪托的M1903A3
M1903步枪装备美军后参加了一战,一直到二战前夕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服役后才开始被取代。但是一开始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产能不足,所以二战中美国生产了不少M1903A3作为补充。此外,M1903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狙击步枪改进型M1903A4,它是在M1903A3的基础上加装狙击步枪瞄准镜演变来的。它的识别特征是
1、有光学瞄准镜
2、C型枪托
3、因为使用光学瞄准镜瞄准,枪口上的准星去掉了。
M1903A4狙击步枪
早期的试验型棱刺和后来正式服役使用的M1905剑型刺刀
M1903步枪早期曾经试验性地配过棱形刺刀,但后来正式服役时使用M1905剑形刺刀,刺刀依靠枪口环和刀柄尾部的T形槽两点固定在枪口——枪口环套住枪口,T形槽和枪口箍下方的T形凸笋配合。刺刀安装方式也是识别老式步枪的一个鉴别点。
早期的M1903步枪使用30-03圆头步枪弹,5发固定弹仓供弹,可以用桥夹装填,这也是M1903步枪比之前的克拉克M1892步枪先进的地方,后者只能从枪身侧面的装填活门逐发装填。30-03步枪弹口径0.30英寸也就是7.62mm,弹壳长度65mm,弹壳为无底缘黄铜瓶形弹壳,底火为博克塞式底火,弹头为圆头、铅芯、白铜被甲。美军刚列装这种圆头步枪弹后就发现,欧洲各国都已经开始普及初速更高、射程更远、致伤效果更好的尖头步枪弹,随即不得不对30-03步枪弹进行改进,研制出30-06尖头步枪弹,后期生产的M1903系列步枪都使用30-06尖头步枪弹,早期生产的一些使用30-03圆头步枪弹的M1903也陆续进行了回厂改造,改用30-06尖头步枪弹,弹仓容量还是5发。
用桥夹给M1903步枪装填子弹,弹仓容量5发
最左侧1发为美军原先装备的M1892克拉克步枪使用的30-40步枪弹,也叫.30英寸M1892步枪弹;第2发为30-03圆头步枪弹;右侧4发为30-06尖头步枪弹。
30-06尖头步枪弹,又称7.62x63mm步枪弹、.30勃朗宁步枪弹、.30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药筒长度从30-03步枪弹的65mm缩短到63mm,弹头改为尖头。早期的30-06步枪弹为流线形尖头平底弹头、白铜或黄铜被甲、铅锡合金弹芯,弹头重9,72g,初速823m/s,最大射程达到4100m。在当时,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概念尚未出现,对步枪弹的设计要求都是大威力、高动能、远射程,30-06步枪弹就是一种典型的全威力步枪弹。
而美军对此似乎还觉得不够,于1925年还研制了30-06步枪弹的改进型M1普通弹,其主要尺寸和30-06步枪弹完全相同,属于30-06步枪弹家族的一员,但是弹头改为11.2g尖头船尾弹头,飞行阻力更小,存速更高,最大射程更远,弹芯材料为铅锑合金,弹头被甲为黄铜。
到1937年,美军又研制了M2普通弹,外形尺寸还是不变,还是30-06步枪弹家族成员,弹头改为9.7g尖头平底轻弹头,弹芯材料为纯铅。M2普通弹弹头比M1普通弹轻,并且放弃了船型尾改回最初的尖头平底式样,最大射程有所降低,变为3200米,但是初速提高到856m/s。改用初速更高重量更轻的弹头是因为当时步兵战术已经出现了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分追求步枪的远射程意义不大,M2普通弹3200米的最大射程足以够用;再有就是当时美军已经开始列装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威力过大的M1普通弹在半自动步枪上发射容易出现故障。
总的来说30-06系列步枪弹是一种威力大、精度好的全威力步枪弹,影响极其广泛,到今天还是美国民用武器市场上非常畅销的一种商用弹,缺点是枪口动能过大,后坐力较大,这是老式全威力步枪弹的通病。
莫辛纳甘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是19世纪末装备俄军的一种弹仓式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发射7.62x54mmR无烟火药步枪弹,以取代之前俄军使用的发射11毫米黑火药步枪弹的伯丹式单发步枪。
莫辛纳甘的名字来自这种步枪的设计师,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的艾米尔和李昂·纳甘两兄弟。1886年,法国率先装备了使用8x50mmR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勒贝尔M1886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弹仓式步枪。受此风潮影响,在之后的数年里欧洲各国都开始研制和装备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弹仓式步枪,其中也包括俄国。莫辛上尉和纳甘兄弟都为俄国政府设计了新式弹仓步枪的样枪,参加步枪选型。最终俄国政府进行了折衷,在枪身设计上选择了莫辛上尉的方案,而在供弹系统设计上选择了纳甘兄弟的设计,最后的产品就是莫辛纳甘M1891式3线步枪(“线”是旧俄国度量衡单位,1线约等于0.1英寸,3线就是0.3英寸,也就是7.62毫米),弹仓容量为5发。
在其他步枪中识别出莫辛纳甘步枪并不难,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特征,这些也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共同特征:
1、扳机护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弹仓,弹仓上有两道纵向加强筋,弹仓底部可以打开快速退弹。
扳机护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弹仓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共同特征
2、在枪托和护木上开长孔,枪背带环直接穿过枪托和护木:
枪背带环直接穿过枪托和护木上的开孔也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识别特征。
3、拉机柄装在机匣抛壳窗内,较短,拉机柄头部为球形,普通型拉机柄为平直式样,狙击步枪型因为加装了瞄准镜,为避免撞到瞄准镜而将拉机柄向下弯折。枪机尾部的击针尾外形类似钢笔笔帽,同时兼做保险,向后拉再向一侧转动卡住,击针就不能向前击发,保险就关闭了。
普通型莫辛纳甘步枪拉机柄较短,平直形,头部为球形
狙击步枪型莫辛纳甘的拉机柄向下弯曲
击针尾形状如同钢笔笔帽,兼做保险,左边为开保险状态;向后拉击针尾并向左旋转,卡在机匣上,就是关保险状态,此时击针不能向前击发。
还有就是,莫辛纳甘的下护木有点向下鼓出,有种大肚子的感觉,这也是识别这种枪的一个特征,在莫辛纳甘卡宾枪上特别明显。
最初生产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有步兵型、龙骑兵型和哥萨克型三种,其中步兵型最长,全长1306mm,哥萨克型和龙骑兵型较短,为1234mm。沙俄时期生产的早期型莫辛纳甘步枪大致特征如下:
莫辛纳甘M1891步枪(步兵型)特征
1、准星无护圈
2、六角形机匣:
早期莫辛纳甘步枪的六角形机匣
3、可以竖起的旧式表尺
早期型M1891步枪表尺
1930年,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设计了一种现代化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命名为M1891/30步枪,和老型号相比,M1891/30的外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区别: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1、除了最初生产的批次外,后期大量生产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机匣从六角形简化为圆形。
除了最早批次外,M1891/30步枪机匣简化为圆形
2、准星增加护圈
M1891/30步枪的准星护圈
3、使用平卧式的、公制为单位的新式表尺
M1891/30步枪表尺
M1891/30步枪批量生产后,取代了沙俄时期和苏联早期生产的旧式莫辛纳甘步枪,成为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并且是二战苏军的主力步枪。此外,苏军中还有一些其他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
1、狙击步枪型,就是《兵临城下》里出现的型号
加装PU光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型
2、M1938卡宾枪
M1938卡宾枪
全枪长度缩短,不能上刺刀,二战中装备给骑兵以及司机、炮手等非一线战斗人员。枪一短,这个下护木的“大肚子”就比较明显了。
3、M1944卡宾枪
M1944卡宾枪
这是在原来M1938卡宾枪的基础上增加了折叠枪刺,枪刺不用时折叠在枪管右侧,要用时向前打开固定在枪口。
打开枪刺
莫辛纳甘M1891步枪发射7.62x54mmR步枪弹,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还在大规模使用的凸缘步枪弹。这种枪弹最早是圆头、铅芯全金属被甲弹,弹壳为黄铜。
7.62x54mmR圆头弹
圆头弹初速低、存速差、停止作用也不好,到了1908年,俄国顺应当时的潮流,改用尖头弹,也就是M1908步枪弹。其中给莫辛纳甘步枪用的是轻尖弹。弹头较短,为尖头、锥底、铅芯全被甲。弹头底部的锥形孔在射击时能被火药气体膨胀起到闭气作用。
7.62x54mmR轻尖弹
既然有轻尖弹,就是说还有一种重弹,D型重弹,弹头也是铅芯,但是是船型尾、弹头重量更重,远距离存速更好,射程更远。这种D型重弹不发给步枪用,而是给重机枪用,弹头有黄色色标。
给重机枪使用的D型重弹
到了二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一种新式钢芯弹取代了轻尖弹和D型重弹,统一了普通弹弹种。钢芯弹弹头为被甲+钢芯+铅套三件套式样,侵彻性比原来的铅芯弹要好,目前使用的都是这种钢芯弹。所以“只有兔子家的子弹是穿透力很强的钢芯弹”纯属胡说八道。
50年代开始使用的钢芯弹,早期生产的钢芯弹为了和轻尖弹区分,弹头有白色色标,后来轻尖弹全部退役,新的钢芯弹弹头就不再涂白色。
给莫辛纳甘步枪装填时,可以用钢板冲压的5发桥夹装填。
装在桥夹上的7.62x54mmR普通弹
总的来说,莫辛纳甘步枪是一支结构简单结实、性能可靠、射击精确的步枪,但是枪机结构不如毛瑟式枪机简洁坚固。原来的莫辛纳甘步枪型长度偏长,携行性能不大好,1944-1945年开始苏联直接用短枪管的卡宾枪作为统一的步枪型号,步兵也使用短枪管的卡宾枪。
Kar98k
这枪现在火起来完全是因为《绝地求生》
毛瑟Kar.98k步枪是二战德国军队的制式步枪
这种步枪的前身是德国在一战中使用的毛瑟Gew.98步枪。Gew.98步枪属于传统的长步枪,枪管长度740mm,全枪长1250mm,全重4.2kg,弹容量5发。
毛瑟Gew.98步枪
由于全枪长度太长,Gew.98步枪携行性能不好,正好赶上一战到二战爆发前西方国家短步枪的潮流,德国就顺势推出了Gew.98步枪的短步枪型,枪管长度从740mm缩短到600mm,全枪长度缩短到1100mm,重量减轻到3.9kg,当时叫“标准型步枪”,经过一些细节上的改进后就变成了98k——Kar.98k步枪。
Gew.98长步枪和Kar.98k短步枪对比
识别毛瑟Kar.98k步枪并不难,要抓住这样几个特征:
1、头箍和二箍(枪口从前往后数第一个和第二个金属箍)之间距离比较近,而且这一段只有下护木,上护木是没有的,枪管上半部分露在外面。对比一下之前介绍的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的这个部分,M1903这一段也是有上护木包裹的。
2、刺刀卡笋在枪管下方,而不是头箍下方。刺刀上没有套住枪口的枪口环。这也是毛瑟Kar.98k一个主要的识别特征。
3、使用卧式弧形表尺
4、拉机柄向下弯曲,头部为球形。为了容纳向下弯曲的拉机柄,Kar.98k的右侧护木相应位置上挖掉一个凹坑。
5、枪机尾部有毛瑟特色的保险拨片
保险拨片向右时保险关闭,扳机无法扣动,枪机无法拉动;保险拨片向左时保险打开,可以拉动枪机和射击;保险拨片在中间位置时扳机不可扣动,但是可以拉动枪机装填与退弹。
6、早期生产型枪托上有分解枪机击针用的圆孔。
7、枪背带固定在枪身左侧,尾部的一头穿过枪托。
二战中Kar.98k步枪有一部分加装了光学瞄准镜,改造为狙击步枪。
Kar.98k步枪发射毛瑟7.92x57mm步枪弹。这是一种诞生自19世纪末期,名气很大,影响也很大的无底缘、无烟火药全威力步枪弹。
7.92x57mmM1888圆头弹(左)和同口径的S尖头弹
S尖头弹的技术图纸,可见弹头为尖头、平底、铅芯,弹头较短
sS重尖弹弹头,尖头、船型尾、铅芯,远距离存速性能更好,最初配发给重机枪使用。
S尖头弹和sS重尖弹实物对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S尖头弹弹头弧线较圆润,sS重尖弹更尖削。
最早的毛瑟7.92x57mm步枪弹是M1888圆头弹,圆头、平底、黄铜或敷白铜钢被甲、铅芯,弹头重14.64g,初速640m/s,主要用在德国的M1888委员会步枪上,这种步枪清末到民国的汉阳兵工厂仿制过,就是“汉阳造”步枪。随后德国于1905年推出了两款尖头弹,用于步枪的S尖头弹和用于机枪的sS重尖弹。S尖头弹为尖头、平底、铅芯、黄铜或覆铜钢被甲,弹头重10g,初速870m/s;sS重尖弹为尖头、船型尾、铅芯、黄铜或覆铜钢被甲,弹头重12.8g,初速760m/s。考虑sS重尖弹配用于机枪是因为其弹头更重,远距离存速性能更好。但是到了枪管缩短的Kar.98k步枪上,因为枪管长度短,发射药燃烧不充分,使用S尖头弹时枪口火焰和噪声都太大,枪、弹性能不匹配,相反发射弹头更重、但是发射药略少的sS重尖弹枪口火焰和噪声倒比较合适,于是到二战时期,德国把7.92x57mm步枪弹统一为一种,也就是sS重尖弹,步枪机枪通用,不再区分步枪用弹和机枪用弹。二战中为了节约宝贵的战略物资铜和铅,sS重尖弹的弹壳改用镀铜钢弹壳和涂漆钢弹壳,弹芯材料也改为软钢。
由于Kar.98k步枪是从毛瑟“标准型短步枪”的基础上改进来的,而“标准型短步枪”(也叫毛瑟M1924步枪)被多国作为仿制的蓝本,所以有很多外国后代,这些外国后代和毛瑟Kar.98k算是表亲。这里要说几种和Kar.98k有渊源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步枪:
一、中国中正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特征
中正式步枪是国民政府在1930年代从德国购买了毛瑟标准型,也就是M1924步枪的技术图纸资料后进行仿制的产品,和Kar.98k一样也是口径7.92mm,长度为1100mm的短步枪,算是Kar.98k的表弟,但是在细节上有一些不同:
1、拉机柄是平直的,不向下弯曲,护木上也没有容纳拉机柄的凹坑。
2、枪托上没有击针分解孔。
3、护木两侧有便于握持的手指槽,而Kar.98k护木是光的,没有手指槽。
4、头箍和二箍之间枪管外露,和Kar.98k类似
5、枪背带环在枪身下方
二、捷克VZ24步枪
捷克VZ24步枪特征
捷克VZ24步枪也是以毛瑟M1924标准短步枪为蓝本仿制的,口径也是7.92mm。这种步枪国民政府也曾进口过,在中国被称为捷造二四式步枪、捷克式步枪。1938年捷克被纳粹德国吞并后,捷克兵工厂继续为纳粹德国生产VZ24步枪,所以在纳粹德国军队中也有使用。它的识别特征是:
1、平直拉机柄,护木无对应凹坑
2、头箍和二箍之间有上护木,枪管完全被包拢;而Kar.98k这一段是没有上护木的,枪管上半部分暴露在外。
3、上护木延长,表尺后方还有一小段,而Kar.98k,包括中国中正式的上护木只到表尺前,表尺后就没了。
4、护木两侧有手指槽。
5、枪背带环有两对,枪身左侧一对,枪身下方一对,可选择将背带挂于左侧或者下方。
三、捷克VZ33骑枪
VZ33骑枪是捷克在VZ24标准型步枪上将长度继续缩短到995mm,适合骑兵使用。这种骑枪的特征是:
1、全枪更短
2、全包枪管的上护木
3、拉长至表尺后方的上护木
4、Kar.98k式样的弯曲拉机柄,护木上也有Kar.98k式样的凹坑
5、和Kar.98k一样的,穿过枪托的背带环(但是也有的产品背带环在枪身下方)
6、Kar.98k式样的枪托击针分解孔
VZ33有更多类似Kar.98k的特征是因为作为骑枪使用时,固定在枪身侧面的背带以及下弯的拉机柄不容易钩挂到东西,适合斜背着骑马、骑自行车行军。
四、南斯拉夫M24、M48毛瑟步枪
南斯拉夫M24步枪
南斯拉夫在二战爆发前也引进仿制过毛瑟标准型,命名为M24毛瑟步枪,特征是:
1、全包上护木
2、拉长至表尺后方的上护木
3、平直拉机柄,护木无凹坑
4、护木无手指槽
5、枪托无击针分解孔
6、枪背带环位于枪身下方
战后南斯拉夫继续生产稍加改进的毛瑟步枪,命名为M48步枪,主要特征和战前生产的M24一致,但是枪背带环改成Kar.98k的式样,位于枪身左侧,后背带环穿过枪托。
五、波兰wz29步枪
波兰wz29步枪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武器装备很杂,波兰政府试图统一枪械制式,选择的也是毛瑟M1924“标准型步枪”,波兰仿制的产品叫wz29步枪,其特征是:
1、大型准星护翼
2、全包式上护木
3、上护木拉长至表尺后方
4、Kar.98k风格的枪机拉机柄和护木凹坑(有的产品配的还是平直的拉机柄)
5、护木两侧有手指槽
6、枪托上有击针分解孔
7、两对枪背带环
李·恩菲尔德
李·恩菲尔德步枪是英国的。
它的鼻祖是李氏长步枪
李氏长步枪
这种步枪比后来的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要长(SMLE),最早发射的是.303英寸黑火药步枪弹,叫李·梅特福步枪;后改为发射无烟火药的同口径步枪弹,叫李·恩菲尔德步枪。
大家比较熟悉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后来出现的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MLE),它诞生于1903年,是英国人吸取了布尔战争经验教训的产物,适当缩短了全枪长度,全枪长1130mm;改进了装填方式可以用5发桥夹装填;以及便于在野外校正归零的瞄准具。新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最早的型号是No.1型:
李·恩菲尔德No.1步枪识别特征
它的识别特征如下:
1、枪口有一个一体式的大型枪口箍罩住枪口,枪口箍兼做准星座,有大型准星护翼,枪口箍下方有刺刀座。
李·恩菲尔德No.1步枪枪口箍,兼做准星座和刺刀座
李·恩菲尔德步枪刺刀安装方式
2、护木很长,一直包到枪口,整根枪管被包拢不外露。
3、向下弯曲的拉机柄,拉机柄所在位置的护木上有一个金属箍,击针尾部为方形,有防滑槽,击发没打响可以捏住向后拉击针重新挂住,再次击发。
红圈内为方形带防滑槽的击针尾部
4、带大型护翼的卧式表尺
5、早期生产型有齐射瞄准具。齐射瞄准具是早期步枪上的装置,一排士兵在瞄准具上装定测距手测出的距离,朝视距外开火,子弹如同抛物线一般抛出落下杀伤目标。由于这种射击方式实用性差,效果不好,后来的步枪就不再装这个累赘了。
齐射瞄准具准星
抬起的齐射瞄准具觇孔式照门
齐射瞄准具射击方式
6、突出的梯形弹匣,特意强调这是“弹匣”不是弹仓是因为它真的是可以取下来的。不过当时设计的时候还比较保守,随枪只配了一个弹匣,所以装填时还是只能用5发桥夹或者逐发装填,不能用直接换弹匣的方式装填。李·恩菲尔德的弹匣容量为10发,装满一个弹匣用两个桥夹。
可卸下的梯形弹匣,图中这支其实是李·恩菲尔德No.4步枪
7、上方平缓,下方有一突出的“英国特色”枪托。如果看到这种枪托,一般就是李·恩菲尔德家族的乘员了。
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家族中No.1是第一个型号,No.2是外观相同,口径改为.22LR的训练步枪,No.3很特殊,其实是个异类,我放到下面讲,属于纯种的李·恩菲尔德家族中一个大改进型的是No.4。
李·恩菲尔德No.4步枪外观特征
No.4是李·恩菲尔德家族中的现代化改进型,在二战中英军用的更多的是No.4,和No.1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两个:
1、枪口箍形状改变,枪管头部露出
No.4和No.1枪口外观对比
相应地,刺刀安装方式也变了
No.4步枪使用的四棱锥形刺刀
也有剑型刺刀的式样
用于No.4步枪的剑型刺刀
2、瞄准具改为觇孔式照门。早期的觇孔式照门有一个精密的立框式表尺
二战时期为简化生产,直接改成一个L型翻转式觇孔照门,就两档,一个300码,一个600码,要用哪个竖起哪个:
在No.4步枪的基础上增加枪托托腮板和瞄准镜,就有了No.4T狙击步枪
No.4T狙击步枪
还有一个改进型是No.5卡宾枪
李·恩菲尔德No.5卡宾枪
这是给二战中亚太战场的英联邦军队设计的短枪管卡宾枪,方便在丛林环境中使用。它的枪管短,护木更短,枪管露出护木较长一段,枪口有喇叭形消焰器;此外为了方便在丛林中行军不被树枝挂住,No.5卡宾枪的后背带环从枪托下面改成侧面。
李·恩菲尔德系列步枪(除了另类的No.3)的枪机很特别,区别于毛瑟式的前端闭锁,和莫辛纳甘步枪的也不同,而是一种后端闭锁枪机:
毛瑟式枪机和恩菲尔德式枪机对比
它的闭锁凸笋(locking lug)不是装在枪机机头,而是在中部靠后的位置。这种设计论闭锁强度是不如毛瑟的前端闭锁的,对射击精度也是不利的,但是带来的好处是拉动枪机的行程变短,有利于快速射击。有一种“疯狂一分钟”的速射方法是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拉机柄,用中指扣扳机,据说一战时期德军遭遇到训练有素的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排枪速射,感觉如同遭到机枪射击一般。
李·恩菲尔德步枪使用.303英寸British步枪弹,这是一种老式凸缘步枪弹,设计较早。早期是圆头弹
早期的.303英寸MKVI圆头弹,黄铜凸缘弹壳、圆头、铅芯、白铜被甲弹头,致伤效果较差。
圆头弹初速较低,只有600m/s,击中人体后弹头既没有变形也没有翻滚,致伤效果较差,英军在阿富汗吃了不少苦头,为此使用了印度达姆镇兵工厂生产的半被甲弹,也就是达姆弹,弹头部的被甲被切掉,击中人体后铅芯受到挤压,弹头膨胀变形打出一个很大的伤道。这种半被甲扩张性弹头被欧洲一些国家指责为“过分残忍”,在帝国主义的扯皮下1899年各国签署了一个《海牙公约》宣布禁用。但是随后英国人就研发出MKVII尖头弹。
.303英寸MKVII尖头弹
和之前的.303英寸圆头弹不同,MKVII步枪弹改用尖弹头,初速从圆头弹的600m/s提高到744m/s,弹头结构又变成了全金属被甲弹头,但是弹芯为铅-铝复合弹芯,头部为铝,后半部分为铅,前轻后重。别看MKVII弹是全金属被甲弹头,但是和过去圆头的全金属被甲弹头不可同日而语——它的弹头初速大大提高,加上铅-铝复合弹芯前轻后重的结构,击中人体后非常容易失稳翻滚,翻滚的弹头能打出一个非常大的伤道,完全不亚于半被甲扩张弹头。所以英国人一方面伪善地表示我要人道主义,你们说半被甲弹头太残酷,那好,我就淘汰,另一方面,新式尖头步枪弹虽然是全金属被甲弹,但是致伤效果比半被甲弹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恩菲尔德P14步枪(恩菲尔德M1917步枪)
这个枪虽然也被称为恩菲尔德,其实和上面那个恩菲尔德差距很大,也就是上面我留了一个尾巴的恩菲尔德No.3步枪,也叫恩菲尔德P14步枪。
P14步枪的出现还是和布尔战争有关。布尔战争中英国人第一次遭遇到武器装备不逊于自己的敌人,当时的布尔人装备的7mm毛瑟步枪射程远、射击精度高、7mm毛瑟步枪弹致伤效果也好,让英军对手中的李·恩菲尔德系列步枪产生了怀疑。一方面英国人吸取战场经验,研制了性能比老式的李·恩菲尔德长步枪更好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SMLE),另一方面,另一种声音就是提出英军应当装备一种威力更大、精度更好的毛瑟式枪机步枪,子弹也要使用更先进的无底缘步枪弹,结果就有了一种威力很大的.276英寸恩菲尔德步枪弹和配套的P13步枪。
恩菲尔德P13步枪
和其他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不同,P13步枪是枪机前端闭锁的,和毛瑟式枪机非常相似。前端闭锁能承受更大的膛压,对射击精度也有利,的确是比后端闭锁更合理的设计。
.276英寸恩菲尔德步枪弹
.276恩菲尔德步枪弹威力很大,弹头重165格令(10.7克),初速850m/s,枪口动能达到3916J,加上坚固的毛瑟式前端闭锁枪机,英军一度对P13步枪寄予厚望。但是步子太大扯到了蛋,新枪和新弹枪口噪声、枪口火焰和后坐力都太大了,枪膛烧灼也很严重。英国人还没来得及改进这种弹药,一战就爆发了,P13步枪和.276恩菲尔德步枪弹不得不停用,继续大量生产已经成熟的.303英寸恩菲尔德步枪。
但是P13步枪并没有死透,因为一战英军轻武器短缺,把P13步枪口径改成.303英寸后,委托美国生产,叫做P14步枪,也叫恩菲尔德No.3步枪,补充装备给英军,但是英军认为这支枪在泥泞战壕里的可靠性不如原来的李·恩菲尔德(SMLE)步枪,所以只是装备给后备部队。美国人生产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枪倒还不错,不比自家的斯普林菲尔德M1903差,于是又改成美国的30-06口径生产,命名为M1917步枪装备给美军使用,作为对M1903步枪的补充。这些步枪到二战时期还在生产,其中一部分M1917作为军援物资给了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里的“美械师”绝大多数用的就是M1917步枪。
外观上,P14步枪和M1917步枪外观上非常相似,仅在细微之处有一些差别,它们共同的特征大致如下(这是一支美国生产的M1917):
M1917识别特征
1、大型准星护翼
2、枪口箍下方有T型刺刀座,后面还有一个背带环。
3、护木下方有一段明显的“台阶”
4、恩菲尔德“英式特色”的枪托
5、向下并向后弯曲的拉机柄
6、带大型护翼的觇孔式照门
而英国人的P14绝大多数地方和M1917是一样的,如果要识别的话,主要就抓住两个地方:
1、枪托上有一个圆的黄铜贴片
2、早期生产的P14还保留有齐射瞄准具
三八大盖
三八大盖是日本三八式步枪,是日本于1905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研制的一种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三八式就是明治三十八年的意思。它有个前身,叫三十年式步枪。
三十年式步枪有个特征,它的击针尾部是个钩子形,所以在中国也被俗称为金钩步枪。
而三八式,是对三十年式在使用中暴露出的一些缺点进行改进的产物。它的外观主要特征如下:
三八式步枪外观特征
1、三八式步枪还是传统的长步枪,不是Kar.98k、李·恩菲尔德SMLE以及美国M1903那样的短步枪,所以枪身比较长,全长有1270mm,外观显得又细又直。
2、头箍和二箍之间这一段很长,而且没有上护木,枪管上方是暴露的。
3、枪口箍下方有T形刺刀座,上刺刀时,通过刺刀上的枪口环和刀柄尾部的T形槽与枪口固定,配用的三十年式刺刀很长,早期刺刀有护手钩,后期为了简化工艺把护手钩取消了。
4、三八式步枪使用改良的毛瑟式枪机。为了适应多风沙的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三八式步枪的枪机上有一个金属的防尘盖,盖住装填口,拉机柄从防尘盖侧面穿出,拉动枪机时防尘盖会随着枪机一起前后运动。“三八大盖”的来源就是这个防尘盖。不过这个防尘盖也有缺点,一个是比较薄所以容易磕碰变形,还有一个是会发出响声暴露目标,所以也有很多三八式步枪在使用中把防尘盖拆了,比如作特征标图的那一支就没有防尘盖。
5、立框式表尺
6、护木两侧有很长的手指槽
7、原三十年式步枪的击针尾部为一个钩子,三八式步枪改为一个滚花的盖子,这个盖子也兼做保险。滚花的盖子有利于冬季戴手套时操作。
8、日本为了节省木料,三八式步枪的枪托采用拼接式设计,两块木料开出T形槽和T形凸笋,配合后用胶水和螺钉固定。这个设计也是合理的。
三八式步枪的拼接式枪托,注意中间那条拼缝
三八式步枪有一个派生型号是三八式骑枪,比三八式短,而且头箍和二箍之间有上护木,枪管不外露
还有一个是四四式骑枪,装上了可折叠的棱形枪刺
还有一个是九七式狙击步枪,是三八式步枪加装光学瞄准镜的型号
九七式狙击步枪
20-30年代的旧中国是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阀进口了大量武器,也包括日本三八式步枪。山西军阀阎锡山控制的兵工厂曾经仿制过三八式步枪,叫做“晋造六五步枪”,和三八式外观一致,但能从铭文上区别。
晋造六五步枪
晋造六五步枪铭文
6.5x50mmSR步枪弹
三八式步枪使用6.5x50mmSR步枪弹,6.5代表6.5mm口径,50代表弹壳长度50mm,这种步枪弹在当时属于“小口径”步枪弹,弹头细长,后坐力柔和,配合三八式较长的枪身,射击精度较好,缺点是存速性能差,中远距离致伤效果差。
九九式步枪
九九式步枪是日本吸取了三八式步枪的经验和不足,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步枪,于1939年开始投产服役。当年是日本皇纪2599年,所以命名为九九式步枪。旧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命名方式发生过改变:一开始以在位天皇年号命名,比如1905年投产的三八式步枪就是当年为明治三十八年。但是天皇会更迭,这种命名方式就不方便,后来就改为神武纪元命名。日本传说在公元前660年有一位神武天皇登基,为日本的始祖天皇,所以以神武天皇登基那年为元年,神武xxxx年的后两位作为武器装备的命名年份,皇纪2600年后以最后一位作为武器装备命名,如零式舰载战斗机是皇纪2600年(1940年)投产的,命名为零式。九九式步枪在中国战场上出现较少,主要换装给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日军。
九九式步枪识别特征
九九式步枪基本沿袭了三八式步枪的结构,但是做了一些改进,外观上有这样一些识别特征:
1、常见的九九式短步枪长度较三八式步枪短
九九式步枪原本有长短两型,长步枪长度1258mm,短步枪长度1118mm,短步枪长度介于三八式步枪和骑枪之间。日军在实战中发现,原来的三八式步枪长度过长,携行性能不好,所以也跟上世界主流,用长度介于步枪和骑枪之间的短步枪统一枪种,所以大量生产的都是长度为1118mm的九九式短步枪。
2、头箍和二箍之间有上护木,为全包式,枪管不外露,这一点和三八式不同。
3、早期生产的九九式为了提高卧姿射击的稳定性,增加了一个奇特的钢丝单脚架,但是实战证明整个脚架画蛇添足。
4、早期生产的九九式表尺两侧有对空射击估算提前量的横向表尺
早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有对空射击表尺
这个表尺其实非常不实用,到后期型也给取消了。
九九式步枪投产已经是1939年,一开始生产质量还比较好,随着战争形势日益严峻,日本的军事工业生产捉襟见肘,为了产量开始不顾质量,能简化则简化。战争末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已经是粗制滥造:护木用质量很差的木料制作;头箍和二箍之间的上护木省略了;金属表面加工粗糙,留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枪机尾部保险盖的滚花也没了;甚至连可调式表尺也省略了,就留下一个固定的不可调的照门孔。九九式步枪的生产史也是日本帝国江河日下、走投无路狗急跳墙的历史。
战争后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前端上护木没了,枪管外露;木材粗糙;可调式照门变成了一个单片固定照门。
九九式步枪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变种,一个是九九式狙击步枪:
九九式狙击步枪
和三八式步枪基础上发展的九七式狙击步枪一样,它就是在九九式步枪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光学瞄准镜,瞄准镜安装方式和九七式狙击步枪类似,安装在机匣左侧。
九九式狙击步枪安装在机匣左侧的光学瞄准镜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又比较罕见的型号是二式伞兵步枪,它是在九九式步枪的基础上把枪身改为前后两截可拆卸式,伞降时可以缩短尺寸便于携带,落地后组装起来就能战斗:
二式伞兵步枪
拆成两段的二式伞兵步枪
左边5发为九二式重机枪使用的T92式半底缘弹,右边3发为九九式步枪、轻机枪使用的T99式无底缘弹
九九式步枪发射7.7x58mm T99式无底缘步枪弹,强调无底缘是因为还有一种7.7x58mmSR T92式半底缘机枪弹,前者用于九九式步枪和九九式轻机枪,后者用于九二式重机枪。研制两种互不通用的子弹是日本军事工业仓促混乱的结果:一开始日本发现三八式步枪发射的6.5x50mmSR步枪弹远距离致伤效果不好,也不适合机枪使用,于是研制了口径扩大,仍是半底缘的的7.7x58mmSR T92式子弹,但是发现突出的半底缘在步枪和轻机枪上使用不方便,于是又掉头研制同口径但无底缘的7.7x58mm T99式无底缘弹。两种子弹都是尖头铅芯弹,致伤效果比6.5mm步枪弹确有提高,但是弹头外形不够流畅,气动特性不大好,射击精度和远距离存速都一般。
其实日本海军还有一种7.7mm九二式机枪弹,是英国.303英寸凸缘步枪弹的仿制品,专门用在海军和航空兵的舰载机枪、航空机枪上使用。一个国家的军队居然有三种口径同为7.7mm但是互不通用的步机枪弹,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老套筒/汉阳造
老套筒/汉阳造指的是德国M1888委员会步枪以及中国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仿制品。汉阳兵工厂为清末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创建。
M1888委员会步枪识别特征
这种M1888委员会步枪是德国第一种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军用步枪。1886年,法国率先装备了发射8mm无烟火药子弹、使用管状弹仓供弹的M1886勒贝尔步枪,这大大刺激了法国最大的潜在对手德国。为了与法国抗衡,德国急切地成立了一个步枪设计委员会,专门设计现代化的新式步枪。最初的设想是在M1871/84黑火药弹仓步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后来觉得这个方案太落后,于是综合当时欧洲几种新式步枪的结构,综合设计了M1888委员会步枪。
M1888步枪是德国步枪设计委员会的作品,和毛瑟兄弟并无关系。但是因为毛瑟兄弟公司名气太响,加上当时中国清政府官员孤陋寡闻很好骗,德国在向中国推销这种步枪时故意谎称这是“最新式的毛瑟步枪”,信以为真的清政府官员就以讹传讹,把M1888步枪称为“毛瑟步枪”,其实这种步枪和毛瑟根本不搭边。
M1888委员会步枪非常好认,它的识别特征有以下几个:
M1888委员会步枪没有上护木,带套筒的枪管上半部分是裸露的,另外可以看到使用立框式表尺
1、它的枪管外面有一个薄金属板包拢的套筒,把枪管套在里面,这个套筒的作用是隔热,防止射手握到灼热的枪管,所以这种步枪在中国被称为“老套筒”步枪;因为有这个套筒,M1888步枪没有上护木,带套筒的枪管上半部分整个都是裸露的。
M1888委员会步枪的刺刀座在枪身右侧
上刺刀的M1888步枪,刺刀固定在枪口侧面
2、M1888的刺刀座非常奇特,不是在枪管下方而是在枪管右侧,上刺刀后刺刀也是偏在一侧的。
M1888的拉机柄是平直的,位置在装填口内,和毛瑟步枪枪机不同
3、M1888委员会步枪的拉机柄是平直的,头部为球形,拉机柄位置在装填口内,和毛瑟式枪机不同。
M1888委员会步枪使用7.92x57mm毛瑟圆头弹,用5发漏夹装填,装填时漏夹一起装入弹仓
M1888委员会步枪弹仓底部的方孔,最后一发弹上膛后空的漏夹会从孔中掉出
4、M1888委员会步枪采用类似当时曼利夏步枪的5发盒式弹仓,弹仓突出于枪身下方,用漏夹装填。装填时把装满子弹的漏夹一起装进弹仓,当最后一发子弹推进弹膛时,漏夹会从弹仓下的方孔中掉出。由于这种装填方式,M1888委员会步枪和中国的仿制型“汉阳造”步枪在中国还有个难听的名字叫“漏底棺材”。
除了标准的长步枪,M1888委员会步枪还有枪身较短的骑枪型:
M1888骑枪
摆放在一起的M1888委员会步枪和同系列的骑枪(最右)
骑枪型枪身较短,下护木一直包到枪口,有一个和准星座一体的枪口箍,拉机柄改成下弯勺子形,枪背带也改在侧面。拉机柄和枪背带的改进是为了方便骑兵在马上操作,不容易被钩挂。
德国在生产M1888委员会步枪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过改进:原本这种步枪发射的是7.92x57mm毛瑟圆头弹,当毛瑟尖头弹普及后,M1888委员会步枪也改膛发射S尖头弹,这种发射尖头弹的M1888步枪叫做 88/S;后来,M1888步枪摒弃了使用不便的漏夹,改用毛瑟M1898式步枪的5发桥夹装填,为此把弹仓底部用于漏出漏夹的方孔给封闭了,这种改进型叫88/05。
使用漏夹装填的88式步枪和改用桥夹装填,发射尖头弹的88/05步枪
Gewehr 88/05步枪,把弹仓底部的方孔给封闭了
中国汉阳兵工厂仿制的M1888委员会步枪叫做“汉阳造”步枪,最初原样仿制德国的M1888委员会步枪,后来在生产中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和“老套筒”相比,改进后的“汉阳造”步枪有这样一些识别特征:
汉阳造步枪识别特征
1、去掉了笨重无用的枪管套筒,增加了上护木,所以汉阳造步枪枪管后半段不再裸露在外。
2、刺刀座从原来枪口一侧改为枪口下方,刺刀固定方式类似三八式步枪。
汉阳造步枪从清末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1944年,参加了民国时期几乎每一场战争,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也是汉阳造步枪打响的,同时它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甚至有一部分老旧的汉阳造步枪还参加了朝鲜战争。这种德国19世纪末期研制的过渡型号步枪在中国却使用了半个世纪,堪称一个传奇。
5. 哪些名将死于无名之辈之手?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攻下福建后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阮英平的下落!”1948年12月,华野名将阮英平在天湖山开完紧急会议后离奇失踪。直到1949年7月,阮英平的好友叶飞、粟裕等人才知其失踪的信息。有人慨叹阮英平这次恐怕凶多吉少,粟裕当即下令严查。
叶飞心急如焚,立即指挥华野第三野战军发起福州战役,一举歼敌近4万人,彻底解放了福州。随即福州公安部门开始大力排查,发现阮英平确实已经遇害,而杀害的他的人居然是当地3个普通农民。
“血债必要血偿!”粟裕闻讯悲愤交加,眼含热泪大喊道。
“如果我知道他是谁,绝对不会下此毒手!”凶案主谋范起洪听到阮英平的身份,不禁嚎啕大哭,并一直重复念叨着不知自己杀害的人是阮英平。
那么阮英平身为一代名将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又为何惨遭3个农民毒手?3个农民凶手的结局又如何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少年“雷公”巧遇伯乐1913年,阮英平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顶头村(现改名英平村)。阮英平家境贫寒,10岁时,父亲早逝,留下他与母亲,还有2个姐姐。母亲柔弱的肩膀,无力扛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无奈将2个女儿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也算给她们找一条活路。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阮英平为补贴家用,15岁就到本村一家叫“一团斋”的糕饼店当学徒。阮英平每日在糕饼店迎来送往,很快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人世间就是人善被人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护他人周全。
有一天,阮英平正在后厨帮工,忽听前门传来一阵吵闹声,仔细一听才知是师傅与人起了争执。阮英平担心师傅赶紧上前一探究竟。
原来是当地一伙儿地痞流氓,到糕饼店连吃带拿,还要收保护费。师傅气不过上前阻拦,竟被这伙人打得头破血流,其他学徒站在旁边吓得不敢吱声。
阮英平性情粗犷嫉恶如仇,一看师傅被打、店面被砸,就想冲上去和那伙人拼命,却一把被师傅拉到怀里护在身下。领头的地痞眼见要出人命,遂想见好就收,但临走时又撂下一句话:“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老子明天还来,看还有谁敢太岁头上动土!”
阮英平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再看看地痞们的嚣张气焰,心中发誓日后一定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于是阮英平召集意气相投的黄信龙、黄良荣等18人,组成“顶头十八帮”,专门扫黑除恶打抱不平。
由此当地百姓称阮英平为“少年雷公”,可当地豪绅恶霸却将阮英平视为眼中钉。胆小怕事的“一团斋”老板深怕惹祸上身,就时常向阮英平的母亲抱怨他爱管闲事。阮英平看不惯老板懦弱表现,遂三年学徒期满后,毅然离开“一团斋”,并跪别母亲赴他乡谋生。
这日,阮英平来到闽东重镇赛歧,感觉口干舌燥就到路边的“旭记”茶馆讨口水喝。茶工陈洪妹赶紧递上一杯凉茶,又顺便拉起了家常。阮英平喝完茶起身刚要走,突然看到店中招聘启事,就想留在这里打工,陈洪妹欣然应允。
阮英平就这样邂逅了人生领路人陈洪妹。原来陈洪妹是一名共产党员,因1929西柄农民暴动失败遭敌人通缉,遂隐姓埋名化身茶工隐藏在“旭记”茶馆中。
陈洪妹对这个比自己小七八岁的小兄弟很是照顾,尤其是听说了阮英平在家乡的壮举后,对其更是刮目相看,于是就时常给阮英平讲讲自己的经历。阮英平感觉陈洪妹所做的一切,正与自己渴望改变这个黑暗世界的梦想契合,遂向陈洪妹表达了想加入共产党的愿望。
“你只要按照共产党的方式开展农民运动,共产党会来主动找你的。”阮英平在陈洪妹的鼓励之下,返回家乡准备大干一场。
走马取甘棠一夜成名当时福安还在国民党管控之下,可阮英平以“顶头十八帮”为骨干,再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依旧将福安农民运动搞得有声有色。这很快就引起了闽西根据地创始人邓子恢的注意,于是闽东、闽西联合开展抗麦债和赊粮斗争。
1932年,阮英平因其出色表现正式加入共产党,自此阮英平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而阮英平名声大噪还源于走马取甘棠。
1933年10月23日,福安中心县委领导人曾志、任铁锋、陈洪妹带领200余名红带会会员,在甘棠发动农民起义。但当时敌人的实力雄厚,如果正面硬刚胜算可能会大打折扣。
于是,阮英平提出由他带领一部分人乔装打扮,摸到敌人驻地后主动出击,然后再里应外合一举消灭敌人。任铁锋等人感觉此计划可行,便同意了阮英平智取甘棠之计。
随后,阮英平装扮成挑水工,顺利摸到敌海军陆战队驻地刘祠,欲趁敌不备先干掉敌军哨兵。谁料竟被发现,敌哨兵大呼:“口令!”
阮英平当机立断高呼:“冲啊!”埋伏在后面的红带会会员,高举大刀、梭镖蜂拥冲进祠堂。当时敌军还在睡梦之中,遂仓皇应战。阮英平等人一举歼灭敌人一个排的兵力,并缴获步枪20余支,驳壳枪1支。
敌海军旅长林秉周对此失败耿耿于怀,一直伺机反扑。1933年11月9日夜,林秉周派1营兵力偷袭我驻甘棠的游击队。幸得驻西门堂的红带会会员率先发觉敌情,阮英平率众冒着枪林弹雨撤到附近山上,但第五支队却被敌军团团围在了刘祠内。
在危机时刻,阮英平果断率众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对围困刘祠的敌军来了个反包围。敌人顿时陷入内外夹攻,只得仓惶退到刘祠后山之上。
而此刻甘棠东西南北门,以及港歧、后岐的几百名红带会会员,也在曾志、陈洪妹等人带领下,分兵数路前来助阵。经过一番血战,敌军四处逃散,我军乘胜追击,直接捣毁敌军一个营,并缴获枪支37支、子弹千余发。
我军重创敌军,甘棠形势大为好转,阮英平也藉此声名鹊起,成为战友心中厉害人物,继而被选为福安南区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阮英平被任命为闽东军分区司令,携手政委叶飞留下继续战斗,阮英平与叶飞的深厚友情也藉此开始。
同年冬天,国民党以王敬玖、萧乾为总指挥,调集闽、浙两省10万兵力,对闽东苏区展开疯狂“围剿”。阮英平为保存实力,率众撤出苏区,转战外线打游击。
当时阮英平带领一部分游击队员,被围困在安德县边缘山区。敌人获悉阮英平依旧在安平一带活动,不仅四处搜捕,还特派新1师1个连驻扎阮英平故乡顶头村,甚至还放火烧了阮英平家的房子。
而此刻的阮英平带领着战士们,不仅衣着单薄、忍饥挨饿,还要随时提防敌人的追袭。阮英平处此逆境,却凭借惊人的毅力扛住了严峻的考验。
1935年初夏,阮英平与叶飞终于在周宁县溪底村顺利会合。8月上旬,阮英平与叶飞率部队,在周宁县城北肖家岭伏击伪保安队郑重部,打死打伤敌军40余人,击毙敌军连长、排长各一人,同时还缴获步枪20余支,子弹40余箱。
这是我军在闽东苏区沦陷后的第一次大胜利。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岁月里,阮英平与叶飞就是这样独立挑起领导闽东人民革命的重担,对敌坚持游击战长达3年之久。
阮英平在这最艰苦的3年中,不仅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甘苦与共,而且在作战时一直保持着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撤退殿后的习惯。由此阮英平不仅多次指挥粉碎了数十万敌军围剿,坚守住了闽东根据地,而且其威名也逐渐传遍了中华大地。
阮英平身经百战渐入佳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阮英平任副团长。两人再次携手率部队踏上了北上抗日的新征程。
阮英平先后指挥了夜袭浒墅关、保卫郭村以及血战卢家滩等战役,出色的指挥才能使阮英平逐渐成长为我军名将,但长期频繁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却使阮英平患上严重肺病。
阮英平的身体日益衰弱,甚至有时行军路上,连马都骑不了,只得让战友们用担架抬着走。阮英平不舍得让战友们受累,只要稍微好点儿,就挣扎着下来,自己拄着拐棍蹒跚前行。
有一天,战友们看到阮英平的身体太虚弱了,就买了一只老母鸡给其补身体。当时苏北根据地的条件非常艰苦,甚至有时连食盐都买不到,由此阮英平对战友们的这种特殊照顾极不满意,不仅一口鸡汤未喝,还把办事的战友批评了一顿。
1943年,阮英平病情恶化,不得不被送到上海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现华山医院)治病。半年后,阮英平身体刚一好转,就选择归队投入战斗。
此时的国民党名义上共同抗日,实际上却是消极抗日,积极剿共,不仅与日军达成打两枪就跑的默契,甚至还纠集当地土匪地痞,组成所谓的忠义救国军,打着保护沦陷区百姓旗号,实则干着欺压百姓的勾当。
由此,华中局于1944年底,南下成立苏浙军区,由粟裕任司令,意在苏浙皖闽赣地区开创根据地。阮英平因其赫赫战功,被粟裕亲自点将,担任苏浙军区三纵队政委,携手司令员陶勇一起率众挺进天目山,三战顾祝同,共歼敌超万人。
八年抗战,阮英平一路从皖南到苏北,再从苏北到浙西,转战大江南北,逐渐成为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解放开始后,阮英平就担任了华东野战军一纵一师政委,而其与粟裕、叶飞、陶勇等人的友谊,也在一次次的出生入死的战斗中越发深厚。
名将之殇1947年,阮英平奉命从山东烟台乘船取道上海,返回福建老家开辟敌后根据地,以便加快解放战争进程。
阮英平临行前看着刚出生还未满月的儿子朝阳,还有不满三岁的女儿寒阳,对妻子周础语重心长地说:“别难过,很快就会胜利了,等全国解放后我们再见。如果我牺牲了,你也要坚强活下去,把孩子们培养好,新中国还要靠他们这一代人去建设呢。”
阮英平与周础结婚还不到4年时间,紧张的战争让他们聚少离多,只是他们不知此次一别却成永别。
1947年5月,阮英平回到了福建。阮英平原本在闽东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宁德桃花溪一带就曾是他坚持3年游击战的地方,遂其回到阔别9年的故乡后,很快就重新燃起老根据地的革命热情,并于1947年9月担任了闽东地委书记一职。
阮英平率众与敌周旋,谁料其身边负责财政的周阿奎突然叛变,以致阮英平在宁德虎坝乡天湖山,召开完地委紧急会议后被敌军包围。阮英平虽然果断率部队占据有利地形,经过一番苦战后突出重围,但就在阮英平与警卫员陈书琴欲一起抄小路,赴福州向省委汇报工作时,却又在半路遇到了搜山的敌军。
阮英平与陈书琴在突围中意外走散,只得独自一人在山上与敌人周旋。已经与敌周旋多日的阮英平,虽想尽办法寻找食物,但仍饿得前心贴着后背。阮英平自知唯有想办法填饱肚子,才能有力气继续与敌战斗。
这时阮英平来到一个名叫大窝村的小山村,就想到村中找村民讨口饭吃。阮英平来到一个名叫范起洪的村民家中,为了安全起见,佯称自己是来自宁德八都的商人,本想做点儿小生意混口饱饭吃,却未料半路遇到土匪抢劫,遂到此地避避风头。
范起洪起初倒也没有什么恶意,不仅大方地拿出家中好吃好喝的招待阮英平,而且看着阮英平吃得香甜,也很高兴。
阮英平吃完饭后,请求范起洪帮忙送其到福州。范起洪当时也挺爽快地答应了。那天是1948年2月1日。
如果当时两人即刻上路,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偏偏范起洪看到阮英平的衣服鞋子都湿透了,就说道:“兄弟,你穿着湿衣服多难受,不如脱下来晾一晾,让火烤干后再穿多舒服。”
阮英平面对如此热心的老乡,也未多想就将衣服脱下来,小心搭在了身旁的椅子上。就是这个动作让阮英平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范起洪无意中听到,阮英平放衣服时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很快就意识到阮英平身上可能带有贵重物品。
随着衣服上的水渍渐渐蒸发,眼尖的范起洪发现衣服中间有一处明显得鼓鼓囊囊的凸起,于是断定衣服中一定藏着金子,遂开始心生歹意想将金子据为己有。
可是瘦弱的范起洪面对孔武有力的阮英平,自知没有把握制服,所以当时并未做出什么不轨的举动。就在范起洪发愁如何下手时,阮英平又提出新建议:“范大哥,如果再找两个人与我们一起去福州,可能更方便安全些。”
范起洪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其心中暗想:“如果找两个铁哥们,一起在半路下手,岂不是更加万无一失嘛。”
范起洪想到此处马上拍着胸脯打保票道:“好的,我琢磨一下谁比较可靠,一定把你安全送到福州,你就放心吧!”
那天范起洪的邻居发小范妹仔家正在举丧,范起洪就借口要与好友周玉库到范妹仔家帮忙,还有白天上路太过引人注目等理由,与阮英平商定等2月3日晚间再出发。
就这样,范起洪、范妹仔、周玉库等3人伪称护送阮英平赴福州,可就在他们走到宁德北洋炭山的荒郊野外时,趁阮英平不备,抄起木棍朝阮英平的后脑勺狠狠地打了下去。
范起洪三人眼看着阮英平开始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又赶紧下手朝着阮英平一顿重击。就这样,一代名将阮英平命陨三个暴徒之手,享年只有35岁。
范起洪三人杀害了阮英平后,先搜去他身上携带的黄金(大约3两重)、钢笔、手表等贵重物品,然后又将阮英平的尸体草草埋在炭山的一座山寮废墟之中。
因时局战乱,粟裕、叶飞等人直到转年7月,才得知阮英平失踪的消息。粟裕放话彻查此事,叶飞打下福建后,也急命福建公安部门务必查明阮英平失踪真相,毕竟他们并肩作战十余载,早已不是兄弟亲如兄弟,于公于私都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1950年7月,福建公安部门在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发动群众对可疑人员检举揭发时,听到一个群众反应宁德北洋区大窝村的范起洪,在解放前夕突然暴富,其财产来源十分可疑。
福建警方收到线索非常重视,很快就传讯了范起洪。当范起洪听说自己伤害的人竟是闽东根据地创始人阮英平,那些被他们抢走的黄金是华东局交给阮英平的革命经费时,不禁懊恼地崩溃大哭:“我不知道是他啊!”
自知罪孽深重的范起洪,将自己所犯罪行一五一十交待清楚。警方又迅速逮捕了范妹仔、周玉库两人。最终,范起洪三人在审判后背判处死刑,阮英平离奇失踪案终于尘埃落定。
结语范起洪、范妹仔、周玉库等三人,因贪欲竟无故害人性命天理难容。阮英平为国为民转战南北颇具名将风范,却牺牲在三个贪财暴徒之手,将星意外陨落实在可悲可叹。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阮英平正是这样为国不计个人生死的勇士。如今乾坤扭转,盛世中华足以慰藉先烈英灵,谨以此文致敬英烈阮英平!
6.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动荡时期,作为周世宗的柴荣在当时很有威望,就从后世的评价当中,许多人还是愿意把他称为千古明君。
可能也与他早死有关,还没来得及暴露弊端,帝王在皇宫里都是呼风唤雨的的存在,一般不会亲自带兵作战的。
战前脱逃该杀但是作为周世宗的柴荣可不一样,御驾亲征心系国之安危,想来也不是昏庸无用的,胆小怕事之徒,不仅深深笼络军心,而且也深得民心!
其实有关于他一天之内斩杀70将领,也不是无缘无故,无论在任何时候,永远都不要太相信别人,也别太轻视自己。
正是由于在生死存亡的高平之战当中,他亲自到战场指挥,才发现军队中存在着的很多问题,有人要论功行赏,自然有人也要严厉惩罚,军规纪律也还是要严格遵守执行的。
刘崇叛乱大约在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但是毕竟是踩在后汉的尸体上建立起来的,自然也就有人不甘心。
余党也没有完全清理干净,后汉的刘崇,也就是原来皇帝的弟弟,自然也就咽不下这口气,偷偷带人再次选址称帝,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北汉。
但是这仅仅只是称帝,要说有多少真枪实弹的实力,估计刘崇内心也是虚的,自然他就要想办法增强自身实力。
没有实力那就只能借力了呗,当时他看中了契丹,自然也就想和他们合作,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归附于契丹辽国,说白了就是在变相出卖国家主权。
没想到后周始皇帝郭威三年后就死了,自然这也就被刘崇认为,是联合契丹辽国,一举歼灭后周的最好时机,毕竟短期内能有合适的接班人属实不容易。
柴荣御驾亲征但是结果也是出乎刘崇的意料,郭威的养子,也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柴荣继位了,这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儿,虽然才上任不久,但是他心里还是很有想法的,自然也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战斗准备!
双反此时也都卯足了劲,打算一举消灭对方,生死存亡就在此一战了,周世宗深知对手的强大,就坚持打算御驾亲征,毕竟养父待他不薄,这份基业是无论如何也要守住的。
当时刘崇带领契丹辽国的军队,气势上就先压了周世宗手下武将一头的,毕竟他们可是养精蓄锐,就为了等这一天的。
还没有开打,自然就有人已经在心理上屈服了,临阵脱逃也是常有的事儿,可能他们已经预见了失败的最终结局。
柴荣这边的先锋部队,由于部分将领的心理素质不行,临阵逃脱对于士气的打击也是相当严重,自然大家在这里已经猜出了缘由,当然后面也是周世宗清理的主要目标。
毕竟得知前线节节败退,周世宗内心也不再淡定了,坚持御驾亲征,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就这样屈辱的无所作为。
战后算账这次他赌对了,因为他的到来让士气大增,再加上他强有力的指挥,也让将士们重新找到反向,再配合大将赵匡胤的协助,一举击败敌军。
当然战是打赢了,但是有些账还是要算的,毕竟有些军队中的祸害不除,也难以稳定军心,不能别人拼死拼活,最后却让那些逃兵邀功请赏,那就有点太寒心了。
自然首先就是要严肃军规,依法惩治那些临阵脱逃的叛徒,自然对于有功劳的将领,也是狠狠嘉奖。
一天之内柴荣处死70多名将领,属实于心不忍,但又确实是他们罪有应得,不杀他们也难稳军心!
7. 有哪些历史名人被小人物打死?
1940年6月28日,利比亚东北部港口图卜鲁格上空突然出现了轰炸机独有的轰鸣声。不多时,年仅20岁的意大利海军新兵克拉迪奥·马佐拉就发现了这是一支隶属英国空军的轰炸机编队。在这个时期英国轰炸机的突然出现肯定不会是和他们打招呼。果然,马佐拉所在舰队遭到了英国轰炸机的狂轰滥炸。意大利海军自然也不可能被动挨打,海军将士开始用舰载高射炮进行反击,马佐拉同样用他所在“吉尔季奥号”巡洋舰上的高射炮对着空中的轰炸机就是一阵突突。然而由于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太高,马佐拉的射击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一架飞机都没有打下来,这让想要通过立功而走上人生巅峰风的马佐拉很是懊恼。但似乎上天也不希望马佐拉就这么碌碌无为一辈子,英国轰炸机编队离开后没多久,又有两架飞机飞临了港口上空。还没来得及走下高射炮的马佐拉一阵兴奋,因为这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在高射炮的射程内。
英国的蚁式轰炸机马佐拉没有任何犹豫,他迅速装弹,调整好射击角度,又是一阵突突。很快天空中就传来了一阵爆炸声,飞机冒着黑烟就这么掉了下来。马佐拉很是兴奋,战友们也在一旁恭喜着马佐拉,马佐拉此刻似乎也已经看到了自己以后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马佐拉不知道的是等待他的将是来自军事法庭的审判,罪名是谋杀上级,而且这个上级还不是一般的上级,他在整个意大利历史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尔季奥号”事情是这样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听意大利有这么一号人物,意大利空军元帅伊塔诺·巴尔博。他在意大利绝对算是一个传奇人物,意大利的空军就是在他的手中壮大起来的,完全不输给当时的德、英、法等国的空军,甚至隐隐有超越的势头。也因为如此,巴尔博当时在意大利的威望很高,地位上也仅次于穆索里尼,成为了意大利实实在在的二把手。
功成名就后的巴尔博成为了当时还在意大利控制中的利比亚的总督,可以说是一个土皇帝了,而巴尔博也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他想要把当时的利比亚建这块殖民地建设成为和意大利行省一样发达的地方。
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巴尔博所以他在利比亚任职期间可谓是费尽心力。不管是军队的训练、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济发展,巴尔博都要亲力亲为,没事就坐着他的专机在利比亚四处巡视工作。当然,其中不排除巴尔博有装那啥的嫌疑,让他治下子民随时都可以瞻仰他的威严。
而就在1940年6月28日的那天,巴尔博和往常一样乘坐着他的专机去视察工作。本来一切挺顺利的,然而就在返航途径图卜鲁格的时候,巴尔博还在和随行人员有说有笑的,讨论着未来工作的方向。突然,飞机传来了一阵剧烈的震动,伴随着震动,飞机也直线朝着地平线撞去,由于事发突然,加上飞机飞行高度并不是很高,所以直到飞机坠毁在利比亚大地上时,巴尔博也不知道究竟发什么了事,也就更加不知道他其实是被自己人打下来的。
巴尔博巴尔博死后巴尔博作为意大利的二把手,他的意外死亡可以说震惊了当时的意大利。而另一边,就在众人纷纷恭喜马佐拉的同时,一个老兵认出了天下的飞机是自己人的。如果他打下来的是自己人的飞机,那罪名就大了,马佐拉瞬间也从欣喜中清醒了过来,眼神也从兴奋变成了恐惧,身上被冷汗浸透了。
然而更坏的消息很快就传来了,被击落的飞机上乘坐的还是自家空军元帅。真不知道马佐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是一个什么状态。要说是恐惧吧,我觉得在知道打下的是自家飞机时他就已经恐惧过了。此刻得知被自己打下来的是一个空军元帅,会不会多少有点荣耀感?
高射炮当然,这是麻花自己的恶趣味,相信马佐拉当时就算没被吓尿裤子估计也差不多了。最后没有任何悬念,马佐拉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罪名是谋杀上级。在法庭上,马佐拉还替自己狡辩道:“当时我只是一时紧张就开了一炮,谁知道那么准就把飞机给打了下来,这是巧合,不能算谋杀。”
法庭最后考虑到马佐拉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新兵,采纳了他的辩护。虽说马佐拉的谋杀罪名没有成立,但他也一直被监禁到了二战结束。
巴尔博穆索里尼的阴谋?巴尔博作为意大利的大人物,他的死可以说是一件大事了,而行凶的马佐拉仅仅被监禁了几年,这不得不引人联想。于是就流传出了一种说法,那就是这是穆索里尼的阴谋。这种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根据。
穆索里尼因为当时的巴尔博在意大利的威望很高,甚至隐隐超过了穆索里尼。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穆索里尼自然是会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巴尔博所取代,所以穆索里尼有扼杀巴尔博的动机。但实际上这样的可能性很小。
第一,作为意大利的一把手,穆索里尼有必要指使一个20岁的新兵去做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逻辑上明显是说不通的。我要是穆索里尼,一定会做成巴尔博是被英、法等敌对势力暗杀的,而不是这种很戏剧的结果。
第二,巴尔博可以说是穆索里尼的最忠实的手下了,巴尔博也是穆索里尼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穆索里尼要防着巴尔博也不会把巴尔博外派到利比亚去了,这不就等于放虎归山吗?留在身边不是更简单,什么时候想弄死就弄死,还没那么多麻烦。
巴尔博第三,巴尔博当时还不能死,因为巴尔博不管是对于当时的意大利还是穆索里尼来说都还很重要。毕竟巴尔博的能力摆在那里,一手把空军壮大了起来,空军还需要他的领导。另一方面,穆索里尼要应对英法等敌对势力也少不了这位空军元帅。
所以我认为,巴尔博的死真的就是一个意外,穆索里尼就算是担心自己地位不保也不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弄死巴尔博。也就是说神奇的意大利又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小兵用高射炮打下了自家的空军元帅。
巴尔博结语抛开意大利在二战中的搞笑元素和信仰不谈,巴尔博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空军人才,对意大利空军的发展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意大利空军有了和英、法等国抗衡的实力。而且巴尔博在1933年亲自率领24架水上飞机横跨大西洋,抵达了芝加哥,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之后他还接受了罗斯福的亲自接见。这些都可以看出巴尔博在空军建设和飞行的天赋和能力,如果他没有死在自家小人物手上,二战时的欧洲上空可能将会更加精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神武夺宝奇兵怎么玩,五代十国是沙陀人的天下?
【导读】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有一点问题的,五代确实一定程度上是沙陀人的天下,沙陀人的王朝占3/5,但十国不能说是,十国只有偏居一隅的北汉是沙陀人政权,占1/10,你会认为契丹是沙陀人的天下吗,你会认为吴越是沙陀人的天下吗,当然不会。五代后梁唐晋汉周,实际上从后唐开始,后唐、后晋、后汉这几个朝代就和沙陀有很大关系了,后梁和后周则是汉人政权。如果说中间这三个朝代全是沙陀人的天下,其实也不尽然。相比于庞大的汉民族来说,沙陀人实在屈指可数,借这个话题引申一下,那这样的话,大唐到底是鲜卑人的天下还是汉人的天下呢?
(李克用)
一、后梁:朱温和李克用
解答沙陀人的问题,我们需要先从沙陀人晋王李克用说起,因为是他第一次把沙陀人带上耀眼的历史舞台。后唐的皇帝是李克用的儿子,后晋的皇帝是李克用义子的女婿,后汉皇帝是李克用义子女婿手下的大将,可谓一脉相承。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陷唐都长安城后,唐朝招天下军镇入援。这时唐昭宗才召回了叛逃在外的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这时李克用带领他的沙陀军团才杀回中原。后因剿灭黄巢有功,封“陇西郡王”。天下大乱后,唐昭宗为协调岐王李茂贞和李克用的关系,封李克用为晋王,此时李克用带领的沙陀人已经占据了河东这块稳固的根据地。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这个时候实际上朱温代表的汉族王朝在梁晋之争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第一地盘大,第二军队多,从后梁开国时的潞州之战就可以看出,实际上梁处于攻势,晋处于守势,所以梁代初期并不算是沙陀人的天下。
二、后唐:唐庄宗李存勖
大梁称帝的第二年,老王李克用病死,据说临死前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庄宗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消灭世仇朱温建立的后梁。李存勖袭晋王,通过后面的潞州之战、柏乡之战,展现了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逐渐在梁晋之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实际上建立了第一个沙陀人的政权。即位当年,完成灭梁,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政权。
此时建立的政权确实可以说是沙陀人的天下,在后唐,沙陀人实际上人数相比汉人还是要少很多,以至于李存勖实际有意向汉化迈进。尽管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批判庄宗因为喜欢听戏而误国,殊不知这正展示了庄宗有向汉化靠拢的决心。亲近汉人,自然就会疏远自己同族的沙陀人,后激起李克用义子,同为沙陀人的李嗣源的反抗,被后者篡位,后唐依旧是沙陀天下。
三、后晋: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也是沙陀人,实际上就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病死之后,李从厚即位,但是接着,又一个类似于李存勖李嗣源的故事发生了。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造反,杀死李从厚,自己登基为帝。石敬瑭此时就成了皇帝身边最大的敌人,也收到猜忌,一直被软禁在京城,直到后面找了个空子,逃回自己的领地河东。
回到领地之后,依然被皇帝猜忌,后面派人讨伐石敬瑭。慌不择路之下,石敬瑭与契丹达成同盟,除了割让燕云十六之外,还当了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的义子,史称“儿皇帝”,不久在契丹的支援下,后唐军队节节败退。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同月,后唐皇帝李从珂自焚,后唐灭亡。皇位转来转去,还是在沙陀人手里。
四、后汉:后汉高祖刘知远
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打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
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开运四年(947年),同样是沙陀人的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又一个沙陀人的政权。后攻克并定都于汴州。但刘知远只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
五、后周:后周太祖郭威
汉人周太祖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郭威到澶州,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对郭威说,皇帝该你自己做,将士抢掠京城,与刘家结了仇,不能再让刘家人做皇帝。裂黄旗披郭威身上,拥立为皇帝。
郭威篡位后,同为沙陀人的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里唯一的沙陀人政权。实际上相比与后周,北汉的地盘实在太小,但北汉一直很难打,直到最火被宋国所灭。
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柴荣即为后不久便开始抵御北汉的进攻。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并乘胜追击,兵峰直指北汉京都太原,但依然没有攻下。959年柴荣再次北伐辽朝,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不久柴荣驾崩,其幼子柴宗训登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建立北宋。至此五代结束。
五代十国在历史学家说来是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如果单纯从开国皇帝的民族来说,五代中三个朝代都是沙陀人的政权。实际上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大唐,也可以说是鲜卑人的政权,李渊再怎么洗白,其根本上应该也是鲜卑人血统。但经过历代的历史学家打扮后,这些政权又好像都是汉人的天下,美名曰“融合”。虽然鄙视前朝这些历史学家任意打扮历史的行径,但“汉化”这一说都是有道理的,毕竟从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数对比上来说,他们就只能走这条路。结果是,单从父死子继的朝代更迭来说,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他们的血统还是少数民族,但文化上已经逐渐往汉化靠拢了。
2.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南北朝历史上,涌现出了不少牛逼的高人。尔朱荣绝对是这帮高人中的佼佼者。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东晋南北朝期间的北方,曾经经历过4次统一,其中一次就是尔朱荣搞定的。
这事儿还得从五胡十六国时期说起。那时候司马睿带着一帮士族南迁,建立了东晋。导致整个北方落入胡人之手。当时的北方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服谁!比如说鲜卑部落里,有个慕容家族,抱着不服就干的勇气,先后5次建立割据政权,当然,在数十年内,全都被灭掉了。真正完成北方统一的,只有这么几个牛人:第一,前秦苻坚。前秦天王苻坚,是个兼容并包的雄主,再加上他身边有个超级猛人王猛,终于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只可惜王猛死后,苻坚南征东晋,被谢安、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给打崩了。第二,北魏拓跋焘。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恢复代国基业,建立了北魏王朝。此后明元帝拓跋嗣,开疆拓土,将手伸向了中原地区。到了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灭亡北燕、大夏、北凉等政权,终于再次完成了北方的统一。第三,北魏尔朱荣。这就是咱们的主人公了,北魏经历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方六镇爆发了激烈的起义,结果导致北魏彻底崩了。在尔朱荣的努力之下,北魏再次完成了统一,可以说这哥们的军事实力,绝对是一级棒。第四,北周宇文邕。这也是个牛人,他老爹宇文泰打下基础,他的堂兄宇文护执掌北周17年,轮到他掌权以后,终于消灭了北齐,再次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只可惜没几年他就去世了,结果让隋文帝杨坚摘了桃子。整个东晋十六国,外加南北朝,足有300多年历史,期间北方只有4次统一,其中一次就是尔朱荣搞定的,就问你这个人你觉得咋样?一、尔朱荣因为迷信,错过了第一次篡位的机会。北魏六镇起义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层军官,对基层士兵和普通百姓的压榨太厉害了。难道朝廷不给这帮军官们发工资和福利吗?当然不是!主要是因为柔然忙着和自己的小弟高车干架,没时间南下。外加孝文帝把都城从大同迁徙到了洛阳,使得北方六镇的地位一落千丈。过去的福利严重削减,甚至连工资都没法准时到账。这才使得当时的北方六镇军官,开始压榨基层。基层士兵和百姓当然不会答应啊!因此他们索性就合并起来,反抗北魏,这就爆发了北魏六镇起义。尔朱荣本来是一个普通的部落领袖,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不断招兵买马,招揽人才,最终成为了北魏最强大的军阀。后来的贺拔岳、宇文泰、高欢、侯莫陈悦等风云人物,当年都是尔朱荣手底下的马仔。同时他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皇帝孝明帝元诩。元诩整天嚷嚷着要干翻这个世界,可偏偏没法从胡太后手里夺权。因此元诩便想了个馊主意:让尔朱荣带兵入京!尔朱荣哈哈一笑,本就对自身只是个地方军阀感到不满足,如今元诩等于送给他一个主宰天下的机会!因此尔朱荣毫不犹豫地带兵入京了!元诩想想也有点儿后怕,虽然是自己的老丈人,可元诩的老丈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尔朱荣走到半路上,就接到了元诩让他滚回去的诏书。这哪成啊?出发前,怎么抢掠洛阳的分赃大会,早就已经跟兄弟们开结束了,如今你让我撤?这不是在打我脸吗?尔朱荣说什么都不肯撤,胡太后慌了手脚,一不小心就把元诩给毒杀了。这下尔朱荣算是再次找到了进军的借口,连忙扶持元子攸为帝,带兵进入洛阳,诛杀了胡太后。同时他还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把北魏2000多宗室和大臣,都给扔进黄河淹死。好家伙,直接把北魏朝廷给团灭了有没有?这显然是要另起炉灶的意思了!可关键时刻,尔朱荣为啥没这么干呢?原来尔朱荣比较迷信,那时候北魏有这么一个讲究,但凡做大事之前,要给自己铸造一个铜像。可工匠几次为尔朱荣铸像都以失败而告终了,这使得尔朱荣认定了一件事:天命目前还不在他这儿。后来他拉来几个元家的宗室,让工匠给这几个人铸造铜像,只有元子攸的铜像铸造成功了,因此尔朱荣心甘情愿地放弃了篡位,将元子攸立为天子。二、尔朱荣因为粗心,错过了第二次篡位的机会。尔朱荣操控洛阳的军政大权,几乎成了北魏的一把手。这个时候他没有忙着篡位,而是继续以孝庄帝元子攸的名义,征战四方。第一,击败葛荣。元子攸也算是松了口气,毕竟那时候尔朱荣面临的对手还不少。比如说杜洛周、葛荣等起义军,实力相当强。尤其是葛荣,他吞并了杜洛周的人马以后,带着30万大军围困邺城。尔朱荣只带了7000多人马,居然奇迹般地击败了葛荣。第二,收编降卒。最可贵的是,尔朱荣在击败敌军以后,并没有采取坑杀的方式。而是先将他们遣散,等到他们分散而走的时候,再派人分别去召集他们,量才录用。选择其中有才能的,留下来给自己干活。这一招可比坑杀俘虏厉害多了,直接使得尔朱荣的实力,跃居顶流。第三,击败陈庆之。此后尔朱荣又平定了邢杲起义,腾出手来以后,又将著名的南梁白袍将军陈庆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靠化妆成和尚,才躲过了尔朱荣的追杀。第四,夺取关陇。这还不够,尔朱荣发现关陇地区的万俟丑奴起义军依旧十分猖獗,所以就派遣自己的侄子尔朱天光,带领贺拔岳、侯莫陈悦等名将进入关陇,一举将其荡平。这些年尔朱荣先后击败了葛荣、邢杲、陈庆之、万俟丑奴等强大的对手,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使得残破不堪的北魏王朝,再次聚拢在了一起。那么这个时候,尔朱荣是不是应该称帝了?尔朱荣对此激动万分,甚至有点儿紧张。这期间,还有一个人比较紧张,那就是孝庄帝元子攸。过去尔朱荣忙着平定天下,没工夫管他,如今尔朱荣把外面的事情基本解决干净了,自然是要考虑篡位登基的事情了。元子攸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了。当初元诩死后,尔朱荣便将女儿尔朱英娥改嫁给了元子攸做皇后。这回元子攸打算利用尔朱英娥即将生孩子的机会,对尔朱荣先下手为强!结局:尔朱荣败给了自己的狂妄。元子攸谎称,尔朱英娥刚生下了太子,希望尔朱荣入朝看看!尔朱荣自然是非常高兴,也没带多少保镖,就跑去皇宫探亲了。结果到了现场,元子攸埋伏的人,当场就把尔朱荣给宰了。几天以后,尔朱英娥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婴。一代枭雄尔朱荣,去世的时候不过才38岁。如果不是粗心大意的话,至少还有20年时间,够他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只可惜,要么太迷信,要么太自信,这两点让尔朱荣先后错过了两次成功的机会。最后他和成功失之交臂,也就情有可原了。参考资料:《魏书》3. 雪中悍刀行中的人猫韩貂寺到底有多厉害?
三千红丝弹指断长生,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
韩貂寺是离阳大内首宦,统领十万宦官。同时韩貂寺又是江湖上有名的宗师级高手,大指玄的实力,指玄领悟仅次于邓太阿。
雪中的境界划分为九品制,只有达到一品境界才是武学大宗师。一品又分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江湖武夫都是循序渐进,越往后境界越高战力也越高。韩貂寺却是个例外,他是指玄境,却是最擅长指玄杀天象。江湖武夫达到指玄境后,就会领悟一些五花八门的指玄秘术,每个人领悟的都是不一样的,韩貂寺的指玄秘术就是可以截断天象境天人感应的秘术,因此专门可以克制天象高手。另一方面是因为天象境是天人感应,与天地共鸣,滥造杀业的话,会受气数影响,所以韩貂寺虽然能进天象境却一直压在指玄境。
天象的实力,克制天象的指玄秘术,因此韩貂寺号称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曹长卿三过离阳皇宫,有一次直接撕裂三百铁甲御林军杀向皇帝赵淳,要不是韩貂寺有指玄针对天象的独有优势,皇帝或许还姓赵,但就不叫赵淳了。韩貂寺还最喜欢虐杀一品高手,不动声色就暴虐杀人,为离阳赵家守门护院的时候,韩貂寺不知道杀了多少金刚境高手,春秋四大宗师之一的符将红甲叶红亭就是被他撕开剥皮卸甲,赵楷的五具红甲也都是江湖上的宗师所制,金甲更是一名天象境高手所制。因此,江湖上称韩貂寺为“人猫”,与人屠徐骁和黄三甲并列春秋三大魔头,声名极其恶劣。
在雪中正式的故事中,人猫韩貂寺正式出手有两次,都与赵楷有关。这两次出手韩貂寺也展示了超强的实力,展示了离阳实战第一人,天下第十人,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的实力。
1、徐凤年西域截杀赵楷赵楷持银瓶赴西域之时,徐凤年亲自带人去铁门关外截杀。为了赵楷这个徒弟,韩貂寺不顾任何宦官不得出宫的离阳铁律,不顾就此失权,毅然决然地奔赴铁门关。
在李义山的谋划之中,赵楷必须死。这是离阳和北凉的一局棋,徐凤年必须要杀赵楷,关键就是不能让韩貂寺及时赶来。为此,徐骁动用了剑阁隐藏多年的汪植三千骑兵,听潮阁中的白狐儿脸也出关了,还有死士戊、轩辕青锋,他们要一起拦下韩貂寺。
韩貂寺狂奔而至,一人独对三千精骑。汪植有所准备,但仍没料到韩貂寺战力那么猛,杀人手腕那么诡谲。韩貂寺双手浮现千百根红丝,弹指间摘人头颅,动辄分尸,只要被红丝缠上,当即就被绞杀。三次冲锋,别说没挨着韩貂寺,还被取下无数头颅,悍将汪植都大叫道真不是人。其实,韩貂寺根本无意纠缠,他快速杀穿了包围圈狂奔而去,只是他又被佩有绣冬的白狐儿脸拦下了。
白狐儿脸的天赋自是不用多说,未来江湖的扛鼎之人。只是这时白狐儿脸离韩貂寺还差了很多,她加上轩辕青锋、死士戊带一千六百精锐北凉轻骑三次围杀韩貂寺,又被他三次杀出,另带斩杀四百骑。死士戊发出的一支铁箭被他硬生生抗下,白狐儿脸搏命一刀也没能砍断他的手臂,轩辕青锋更是被崩断心弦,要不是汲取了几位西域密僧的内力就完了。
最后,白狐儿脸拼了命才算是阻住了韩貂寺的脚步。这一战轩辕青锋彻底明白了天下第十的韩貂寺有多可怕,下山之前她还以为进入天下十人轻而易举,挤掉第九的邓茂都不是问题。结果这一战让轩辕青锋明白了自己的无知,韩貂寺根本没拿她当一盘菜,他要不是急着去救赵楷,可以和他们三人以及一千多骑兵换命都没问题。这一战轩辕青锋是侥幸活了下来,决定不到陆地神仙再也不傻乎乎地去找韩貂寺的麻烦。
2、神武城外截杀徐凤年赵楷一死,韩貂寺的心也死了。徐凤年入太安城时,不再是貂寺的韩生宣扬言与徐凤年不死不休。
何谓天下第十?王小屏问徐凤年怎么对付韩貂寺,他说当初天象的曹长卿对战指玄的韩貂寺还是互有保留,现在的韩貂寺不再保留,就算儒圣曹长卿也要头疼;天魔徐婴面对大天象的柳蒿师能斗个旗鼓相当,面对韩貂寺走不了五十招。这就是擅长指玄杀天象的韩貂寺,而且王小屏还告诉徐凤年,就算换成第九的邓茂也比面对韩貂寺要轻松许多,至于徐凤年之前杀死的杨太岁、第五貉面对韩貂寺根本没有可比性。
韩貂寺出城之时,曾遇见了南海观音宗的练气士一行。观音宗权势长老滴水已从天象境悟出三种神通,但仍然是悚然不已,谦卑地让路。韩貂寺离去后,面对门下看不起韩貂寺的弟子,滴水直接说了一句韩生宣要杀人,只有宗主可以一战,而且胜算极小。观音宗宗主澹台平静早已是陆地神仙,而韩貂寺赢她的胜算很大就可以看出他的实力了。这一伙人幸运的是遇见了韩生宣而不是韩貂寺,要是韩生宣还是大内貂寺,恐怕他们早就身首异处了。
神武城外,韩生宣一夫当关。徐凤年一方有徐婴,有手持刹那枪的青鸟,有死士戊,有王小屏的三剑,还有王麟的三百重骑,卢崧的六百轻骑以及任山雨带的两百北凉鹰犬。就是这样,韩貂寺依然断徐凤年三支飞剑再重创他,又扯断徐婴一只手臂,夺刹那枪伤青鸟,王小屏的三剑也没能伤得了他,死士戊拼死的绝招也被他所破。至于那些骑兵,面对韩貂寺更是迎面而死,被他连杀四百余。最终,徐凤年靠着隋斜谷的剑仙一剑,趁韩貂寺蓄力之时一剑刺心。
至于电视剧中的韩貂寺死得太简单了,而且面对的对手都太弱了。当时是徐凤年、徐龙象、徐脂虎、徐渭熊四人,加上陈芝豹、青鸟、南宫仆射以及一些铁浮屠围杀韩貂寺和赵楷。此时的时间线提到了徐凤年北莽之行前面,那么徐凤年连金刚境都没到,更不应该会飞剑;黄蛮儿也没有开窍,他是应该接徐凤年之前开的窍;陈芝豹也没有入儒圣,他是接受了去北莽的龙树僧人的气运才入得儒圣;还有青鸟也是北莽之行时,领悟了王家枪的崩、拖、弧,实力大增;白狐脸儿初入听潮阁,实力也没有太强;至于徐渭熊武艺本就不高,徐脂虎更是不会武艺。到了最后,韩貂寺被徐凤年的飞剑给杀了,设定为李淳罡借的一剑,外加上邓太阿的剑意。
实际上,这已经把韩貂寺弱化太多了。韩貂寺号称陆地神仙之下韩无敌并不是浪得虚名,指玄、天象高手面对他都少有人能战。
4. 九九式和三八式哪个更好?
春田、98k、三八式、九九式、中正式等各大老式著名栓动步枪的区别
春田步枪
春田步枪——美国Springfield M1903步枪
春田,是Springfield的意译,在步枪上指的是美国Springfield M1903步枪,有时候用音译就翻译成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这种步枪的来源是1898年美墨战争,当时墨西哥军队使用的是7mm口径毛瑟步枪,而美军使用的是一种克拉克步枪,战后总结美军认为对手的毛瑟步枪性能更优异,装填速度更快,子弹威力也更大,于是在给毛瑟公司交了专利费后购买了毛瑟式枪机的专利,着手生产毛瑟式枪机的新式步枪,最后就有了M1903步枪。所以美国的M1903步枪就是改进型的毛瑟步枪。
基本型号即M1903有这样几个识别特征:
M1903基本款识别特征
1、上护木后段(表尺前的部分)向上拱起,所以M1903给人一种“胖”的感觉。
2、上护木前半段完全包裹枪管,这一段枪管不外露。
3、直枪托。
4、立框式表尺,如果不懂什么是立框式表尺看下图:
M1903的立框式表尺
这种表尺的原理见我之前的一个答案:
既然枪的瞄准器安装在枪口的上方 那为什么还可以瞄哪打哪? - 知乎
5、击针尾部为喇叭形,看不清楚的话放个特写,枪机尾部那个突出的击针尾,外形为喇叭形,上面有滚花,拉枪栓上膛击发如果没打响,可以捏住这个喇叭尾向后拉击针,然后再击发一次。
6、向下弯曲的拉机柄。
M1903后来还出现了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改进型是M1903A3,这种改进型生产于二战时期,主要用于弥补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产能不足,以及援助给同盟国军队。
M1903基本型(上)和M1903A3(下)
和M1903基本型比,M1903A3外形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M1903A3基本特征
1、照门后移到机匣尾部,并且改用觇孔式照门
M1903A3的觇孔式照门
2、由于照门后移,上护木拉长,一直覆盖到抛壳口,并且外形较直,拱起也没有原先那么明显了。
此外,在M1903的改进中枪托形状也出现了变化,早期是直枪托,后来改用C形枪托,也叫手枪式枪托,改用C型枪托的M1903叫做M1903A1
M1903A1,改用C型枪托
M1903A3也有改用C型枪托的:
改用C型枪托的M1903A3
以及,一种介于直枪托和C型枪托之间的“scant”枪托,手握的弯曲部分没有C枪托那么弯
使用“scant”枪托的M1903A3
M1903步枪装备美军后参加了一战,一直到二战前夕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服役后才开始被取代。但是一开始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产能不足,所以二战中美国生产了不少M1903A3作为补充。此外,M1903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狙击步枪改进型M1903A4,它是在M1903A3的基础上加装狙击步枪瞄准镜演变来的。它的识别特征是
1、有光学瞄准镜
2、C型枪托
3、因为使用光学瞄准镜瞄准,枪口上的准星去掉了。
M1903A4狙击步枪
早期的试验型棱刺和后来正式服役使用的M1905剑型刺刀
M1903步枪早期曾经试验性地配过棱形刺刀,但后来正式服役时使用M1905剑形刺刀,刺刀依靠枪口环和刀柄尾部的T形槽两点固定在枪口——枪口环套住枪口,T形槽和枪口箍下方的T形凸笋配合。刺刀安装方式也是识别老式步枪的一个鉴别点。
早期的M1903步枪使用30-03圆头步枪弹,5发固定弹仓供弹,可以用桥夹装填,这也是M1903步枪比之前的克拉克M1892步枪先进的地方,后者只能从枪身侧面的装填活门逐发装填。30-03步枪弹口径0.30英寸也就是7.62mm,弹壳长度65mm,弹壳为无底缘黄铜瓶形弹壳,底火为博克塞式底火,弹头为圆头、铅芯、白铜被甲。美军刚列装这种圆头步枪弹后就发现,欧洲各国都已经开始普及初速更高、射程更远、致伤效果更好的尖头步枪弹,随即不得不对30-03步枪弹进行改进,研制出30-06尖头步枪弹,后期生产的M1903系列步枪都使用30-06尖头步枪弹,早期生产的一些使用30-03圆头步枪弹的M1903也陆续进行了回厂改造,改用30-06尖头步枪弹,弹仓容量还是5发。
用桥夹给M1903步枪装填子弹,弹仓容量5发
最左侧1发为美军原先装备的M1892克拉克步枪使用的30-40步枪弹,也叫.30英寸M1892步枪弹;第2发为30-03圆头步枪弹;右侧4发为30-06尖头步枪弹。
30-06尖头步枪弹,又称7.62x63mm步枪弹、.30勃朗宁步枪弹、.30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药筒长度从30-03步枪弹的65mm缩短到63mm,弹头改为尖头。早期的30-06步枪弹为流线形尖头平底弹头、白铜或黄铜被甲、铅锡合金弹芯,弹头重9,72g,初速823m/s,最大射程达到4100m。在当时,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概念尚未出现,对步枪弹的设计要求都是大威力、高动能、远射程,30-06步枪弹就是一种典型的全威力步枪弹。
而美军对此似乎还觉得不够,于1925年还研制了30-06步枪弹的改进型M1普通弹,其主要尺寸和30-06步枪弹完全相同,属于30-06步枪弹家族的一员,但是弹头改为11.2g尖头船尾弹头,飞行阻力更小,存速更高,最大射程更远,弹芯材料为铅锑合金,弹头被甲为黄铜。
到1937年,美军又研制了M2普通弹,外形尺寸还是不变,还是30-06步枪弹家族成员,弹头改为9.7g尖头平底轻弹头,弹芯材料为纯铅。M2普通弹弹头比M1普通弹轻,并且放弃了船型尾改回最初的尖头平底式样,最大射程有所降低,变为3200米,但是初速提高到856m/s。改用初速更高重量更轻的弹头是因为当时步兵战术已经出现了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分追求步枪的远射程意义不大,M2普通弹3200米的最大射程足以够用;再有就是当时美军已经开始列装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威力过大的M1普通弹在半自动步枪上发射容易出现故障。
总的来说30-06系列步枪弹是一种威力大、精度好的全威力步枪弹,影响极其广泛,到今天还是美国民用武器市场上非常畅销的一种商用弹,缺点是枪口动能过大,后坐力较大,这是老式全威力步枪弹的通病。
莫辛纳甘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是19世纪末装备俄军的一种弹仓式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发射7.62x54mmR无烟火药步枪弹,以取代之前俄军使用的发射11毫米黑火药步枪弹的伯丹式单发步枪。
莫辛纳甘的名字来自这种步枪的设计师,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的艾米尔和李昂·纳甘两兄弟。1886年,法国率先装备了使用8x50mmR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勒贝尔M1886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弹仓式步枪。受此风潮影响,在之后的数年里欧洲各国都开始研制和装备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弹仓式步枪,其中也包括俄国。莫辛上尉和纳甘兄弟都为俄国政府设计了新式弹仓步枪的样枪,参加步枪选型。最终俄国政府进行了折衷,在枪身设计上选择了莫辛上尉的方案,而在供弹系统设计上选择了纳甘兄弟的设计,最后的产品就是莫辛纳甘M1891式3线步枪(“线”是旧俄国度量衡单位,1线约等于0.1英寸,3线就是0.3英寸,也就是7.62毫米),弹仓容量为5发。
在其他步枪中识别出莫辛纳甘步枪并不难,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特征,这些也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共同特征:
1、扳机护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弹仓,弹仓上有两道纵向加强筋,弹仓底部可以打开快速退弹。
扳机护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弹仓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共同特征
2、在枪托和护木上开长孔,枪背带环直接穿过枪托和护木:
枪背带环直接穿过枪托和护木上的开孔也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识别特征。
3、拉机柄装在机匣抛壳窗内,较短,拉机柄头部为球形,普通型拉机柄为平直式样,狙击步枪型因为加装了瞄准镜,为避免撞到瞄准镜而将拉机柄向下弯折。枪机尾部的击针尾外形类似钢笔笔帽,同时兼做保险,向后拉再向一侧转动卡住,击针就不能向前击发,保险就关闭了。
普通型莫辛纳甘步枪拉机柄较短,平直形,头部为球形
狙击步枪型莫辛纳甘的拉机柄向下弯曲
击针尾形状如同钢笔笔帽,兼做保险,左边为开保险状态;向后拉击针尾并向左旋转,卡在机匣上,就是关保险状态,此时击针不能向前击发。
还有就是,莫辛纳甘的下护木有点向下鼓出,有种大肚子的感觉,这也是识别这种枪的一个特征,在莫辛纳甘卡宾枪上特别明显。
最初生产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有步兵型、龙骑兵型和哥萨克型三种,其中步兵型最长,全长1306mm,哥萨克型和龙骑兵型较短,为1234mm。沙俄时期生产的早期型莫辛纳甘步枪大致特征如下:
莫辛纳甘M1891步枪(步兵型)特征
1、准星无护圈
2、六角形机匣:
早期莫辛纳甘步枪的六角形机匣
3、可以竖起的旧式表尺
早期型M1891步枪表尺
1930年,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设计了一种现代化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命名为M1891/30步枪,和老型号相比,M1891/30的外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区别: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1、除了最初生产的批次外,后期大量生产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机匣从六角形简化为圆形。
除了最早批次外,M1891/30步枪机匣简化为圆形
2、准星增加护圈
M1891/30步枪的准星护圈
3、使用平卧式的、公制为单位的新式表尺
M1891/30步枪表尺
M1891/30步枪批量生产后,取代了沙俄时期和苏联早期生产的旧式莫辛纳甘步枪,成为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并且是二战苏军的主力步枪。此外,苏军中还有一些其他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
1、狙击步枪型,就是《兵临城下》里出现的型号
加装PU光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型
2、M1938卡宾枪
M1938卡宾枪
全枪长度缩短,不能上刺刀,二战中装备给骑兵以及司机、炮手等非一线战斗人员。枪一短,这个下护木的“大肚子”就比较明显了。
3、M1944卡宾枪
M1944卡宾枪
这是在原来M1938卡宾枪的基础上增加了折叠枪刺,枪刺不用时折叠在枪管右侧,要用时向前打开固定在枪口。
打开枪刺
莫辛纳甘M1891步枪发射7.62x54mmR步枪弹,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还在大规模使用的凸缘步枪弹。这种枪弹最早是圆头、铅芯全金属被甲弹,弹壳为黄铜。
7.62x54mmR圆头弹
圆头弹初速低、存速差、停止作用也不好,到了1908年,俄国顺应当时的潮流,改用尖头弹,也就是M1908步枪弹。其中给莫辛纳甘步枪用的是轻尖弹。弹头较短,为尖头、锥底、铅芯全被甲。弹头底部的锥形孔在射击时能被火药气体膨胀起到闭气作用。
7.62x54mmR轻尖弹
既然有轻尖弹,就是说还有一种重弹,D型重弹,弹头也是铅芯,但是是船型尾、弹头重量更重,远距离存速更好,射程更远。这种D型重弹不发给步枪用,而是给重机枪用,弹头有黄色色标。
给重机枪使用的D型重弹
到了二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一种新式钢芯弹取代了轻尖弹和D型重弹,统一了普通弹弹种。钢芯弹弹头为被甲+钢芯+铅套三件套式样,侵彻性比原来的铅芯弹要好,目前使用的都是这种钢芯弹。所以“只有兔子家的子弹是穿透力很强的钢芯弹”纯属胡说八道。
50年代开始使用的钢芯弹,早期生产的钢芯弹为了和轻尖弹区分,弹头有白色色标,后来轻尖弹全部退役,新的钢芯弹弹头就不再涂白色。
给莫辛纳甘步枪装填时,可以用钢板冲压的5发桥夹装填。
装在桥夹上的7.62x54mmR普通弹
总的来说,莫辛纳甘步枪是一支结构简单结实、性能可靠、射击精确的步枪,但是枪机结构不如毛瑟式枪机简洁坚固。原来的莫辛纳甘步枪型长度偏长,携行性能不大好,1944-1945年开始苏联直接用短枪管的卡宾枪作为统一的步枪型号,步兵也使用短枪管的卡宾枪。
Kar98k
这枪现在火起来完全是因为《绝地求生》
毛瑟Kar.98k步枪是二战德国军队的制式步枪
这种步枪的前身是德国在一战中使用的毛瑟Gew.98步枪。Gew.98步枪属于传统的长步枪,枪管长度740mm,全枪长1250mm,全重4.2kg,弹容量5发。
毛瑟Gew.98步枪
由于全枪长度太长,Gew.98步枪携行性能不好,正好赶上一战到二战爆发前西方国家短步枪的潮流,德国就顺势推出了Gew.98步枪的短步枪型,枪管长度从740mm缩短到600mm,全枪长度缩短到1100mm,重量减轻到3.9kg,当时叫“标准型步枪”,经过一些细节上的改进后就变成了98k——Kar.98k步枪。
Gew.98长步枪和Kar.98k短步枪对比
识别毛瑟Kar.98k步枪并不难,要抓住这样几个特征:
1、头箍和二箍(枪口从前往后数第一个和第二个金属箍)之间距离比较近,而且这一段只有下护木,上护木是没有的,枪管上半部分露在外面。对比一下之前介绍的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的这个部分,M1903这一段也是有上护木包裹的。
2、刺刀卡笋在枪管下方,而不是头箍下方。刺刀上没有套住枪口的枪口环。这也是毛瑟Kar.98k一个主要的识别特征。
3、使用卧式弧形表尺
4、拉机柄向下弯曲,头部为球形。为了容纳向下弯曲的拉机柄,Kar.98k的右侧护木相应位置上挖掉一个凹坑。
5、枪机尾部有毛瑟特色的保险拨片
保险拨片向右时保险关闭,扳机无法扣动,枪机无法拉动;保险拨片向左时保险打开,可以拉动枪机和射击;保险拨片在中间位置时扳机不可扣动,但是可以拉动枪机装填与退弹。
6、早期生产型枪托上有分解枪机击针用的圆孔。
7、枪背带固定在枪身左侧,尾部的一头穿过枪托。
二战中Kar.98k步枪有一部分加装了光学瞄准镜,改造为狙击步枪。
Kar.98k步枪发射毛瑟7.92x57mm步枪弹。这是一种诞生自19世纪末期,名气很大,影响也很大的无底缘、无烟火药全威力步枪弹。
7.92x57mmM1888圆头弹(左)和同口径的S尖头弹
S尖头弹的技术图纸,可见弹头为尖头、平底、铅芯,弹头较短
sS重尖弹弹头,尖头、船型尾、铅芯,远距离存速性能更好,最初配发给重机枪使用。
S尖头弹和sS重尖弹实物对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S尖头弹弹头弧线较圆润,sS重尖弹更尖削。
最早的毛瑟7.92x57mm步枪弹是M1888圆头弹,圆头、平底、黄铜或敷白铜钢被甲、铅芯,弹头重14.64g,初速640m/s,主要用在德国的M1888委员会步枪上,这种步枪清末到民国的汉阳兵工厂仿制过,就是“汉阳造”步枪。随后德国于1905年推出了两款尖头弹,用于步枪的S尖头弹和用于机枪的sS重尖弹。S尖头弹为尖头、平底、铅芯、黄铜或覆铜钢被甲,弹头重10g,初速870m/s;sS重尖弹为尖头、船型尾、铅芯、黄铜或覆铜钢被甲,弹头重12.8g,初速760m/s。考虑sS重尖弹配用于机枪是因为其弹头更重,远距离存速性能更好。但是到了枪管缩短的Kar.98k步枪上,因为枪管长度短,发射药燃烧不充分,使用S尖头弹时枪口火焰和噪声都太大,枪、弹性能不匹配,相反发射弹头更重、但是发射药略少的sS重尖弹枪口火焰和噪声倒比较合适,于是到二战时期,德国把7.92x57mm步枪弹统一为一种,也就是sS重尖弹,步枪机枪通用,不再区分步枪用弹和机枪用弹。二战中为了节约宝贵的战略物资铜和铅,sS重尖弹的弹壳改用镀铜钢弹壳和涂漆钢弹壳,弹芯材料也改为软钢。
由于Kar.98k步枪是从毛瑟“标准型短步枪”的基础上改进来的,而“标准型短步枪”(也叫毛瑟M1924步枪)被多国作为仿制的蓝本,所以有很多外国后代,这些外国后代和毛瑟Kar.98k算是表亲。这里要说几种和Kar.98k有渊源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步枪:
一、中国中正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特征
中正式步枪是国民政府在1930年代从德国购买了毛瑟标准型,也就是M1924步枪的技术图纸资料后进行仿制的产品,和Kar.98k一样也是口径7.92mm,长度为1100mm的短步枪,算是Kar.98k的表弟,但是在细节上有一些不同:
1、拉机柄是平直的,不向下弯曲,护木上也没有容纳拉机柄的凹坑。
2、枪托上没有击针分解孔。
3、护木两侧有便于握持的手指槽,而Kar.98k护木是光的,没有手指槽。
4、头箍和二箍之间枪管外露,和Kar.98k类似
5、枪背带环在枪身下方
二、捷克VZ24步枪
捷克VZ24步枪特征
捷克VZ24步枪也是以毛瑟M1924标准短步枪为蓝本仿制的,口径也是7.92mm。这种步枪国民政府也曾进口过,在中国被称为捷造二四式步枪、捷克式步枪。1938年捷克被纳粹德国吞并后,捷克兵工厂继续为纳粹德国生产VZ24步枪,所以在纳粹德国军队中也有使用。它的识别特征是:
1、平直拉机柄,护木无对应凹坑
2、头箍和二箍之间有上护木,枪管完全被包拢;而Kar.98k这一段是没有上护木的,枪管上半部分暴露在外。
3、上护木延长,表尺后方还有一小段,而Kar.98k,包括中国中正式的上护木只到表尺前,表尺后就没了。
4、护木两侧有手指槽。
5、枪背带环有两对,枪身左侧一对,枪身下方一对,可选择将背带挂于左侧或者下方。
三、捷克VZ33骑枪
VZ33骑枪是捷克在VZ24标准型步枪上将长度继续缩短到995mm,适合骑兵使用。这种骑枪的特征是:
1、全枪更短
2、全包枪管的上护木
3、拉长至表尺后方的上护木
4、Kar.98k式样的弯曲拉机柄,护木上也有Kar.98k式样的凹坑
5、和Kar.98k一样的,穿过枪托的背带环(但是也有的产品背带环在枪身下方)
6、Kar.98k式样的枪托击针分解孔
VZ33有更多类似Kar.98k的特征是因为作为骑枪使用时,固定在枪身侧面的背带以及下弯的拉机柄不容易钩挂到东西,适合斜背着骑马、骑自行车行军。
四、南斯拉夫M24、M48毛瑟步枪
南斯拉夫M24步枪
南斯拉夫在二战爆发前也引进仿制过毛瑟标准型,命名为M24毛瑟步枪,特征是:
1、全包上护木
2、拉长至表尺后方的上护木
3、平直拉机柄,护木无凹坑
4、护木无手指槽
5、枪托无击针分解孔
6、枪背带环位于枪身下方
战后南斯拉夫继续生产稍加改进的毛瑟步枪,命名为M48步枪,主要特征和战前生产的M24一致,但是枪背带环改成Kar.98k的式样,位于枪身左侧,后背带环穿过枪托。
五、波兰wz29步枪
波兰wz29步枪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武器装备很杂,波兰政府试图统一枪械制式,选择的也是毛瑟M1924“标准型步枪”,波兰仿制的产品叫wz29步枪,其特征是:
1、大型准星护翼
2、全包式上护木
3、上护木拉长至表尺后方
4、Kar.98k风格的枪机拉机柄和护木凹坑(有的产品配的还是平直的拉机柄)
5、护木两侧有手指槽
6、枪托上有击针分解孔
7、两对枪背带环
李·恩菲尔德
李·恩菲尔德步枪是英国的。
它的鼻祖是李氏长步枪
李氏长步枪
这种步枪比后来的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要长(SMLE),最早发射的是.303英寸黑火药步枪弹,叫李·梅特福步枪;后改为发射无烟火药的同口径步枪弹,叫李·恩菲尔德步枪。
大家比较熟悉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后来出现的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MLE),它诞生于1903年,是英国人吸取了布尔战争经验教训的产物,适当缩短了全枪长度,全枪长1130mm;改进了装填方式可以用5发桥夹装填;以及便于在野外校正归零的瞄准具。新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最早的型号是No.1型:
李·恩菲尔德No.1步枪识别特征
它的识别特征如下:
1、枪口有一个一体式的大型枪口箍罩住枪口,枪口箍兼做准星座,有大型准星护翼,枪口箍下方有刺刀座。
李·恩菲尔德No.1步枪枪口箍,兼做准星座和刺刀座
李·恩菲尔德步枪刺刀安装方式
2、护木很长,一直包到枪口,整根枪管被包拢不外露。
3、向下弯曲的拉机柄,拉机柄所在位置的护木上有一个金属箍,击针尾部为方形,有防滑槽,击发没打响可以捏住向后拉击针重新挂住,再次击发。
红圈内为方形带防滑槽的击针尾部
4、带大型护翼的卧式表尺
5、早期生产型有齐射瞄准具。齐射瞄准具是早期步枪上的装置,一排士兵在瞄准具上装定测距手测出的距离,朝视距外开火,子弹如同抛物线一般抛出落下杀伤目标。由于这种射击方式实用性差,效果不好,后来的步枪就不再装这个累赘了。
齐射瞄准具准星
抬起的齐射瞄准具觇孔式照门
齐射瞄准具射击方式
6、突出的梯形弹匣,特意强调这是“弹匣”不是弹仓是因为它真的是可以取下来的。不过当时设计的时候还比较保守,随枪只配了一个弹匣,所以装填时还是只能用5发桥夹或者逐发装填,不能用直接换弹匣的方式装填。李·恩菲尔德的弹匣容量为10发,装满一个弹匣用两个桥夹。
可卸下的梯形弹匣,图中这支其实是李·恩菲尔德No.4步枪
7、上方平缓,下方有一突出的“英国特色”枪托。如果看到这种枪托,一般就是李·恩菲尔德家族的乘员了。
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家族中No.1是第一个型号,No.2是外观相同,口径改为.22LR的训练步枪,No.3很特殊,其实是个异类,我放到下面讲,属于纯种的李·恩菲尔德家族中一个大改进型的是No.4。
李·恩菲尔德No.4步枪外观特征
No.4是李·恩菲尔德家族中的现代化改进型,在二战中英军用的更多的是No.4,和No.1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两个:
1、枪口箍形状改变,枪管头部露出
No.4和No.1枪口外观对比
相应地,刺刀安装方式也变了
No.4步枪使用的四棱锥形刺刀
也有剑型刺刀的式样
用于No.4步枪的剑型刺刀
2、瞄准具改为觇孔式照门。早期的觇孔式照门有一个精密的立框式表尺
二战时期为简化生产,直接改成一个L型翻转式觇孔照门,就两档,一个300码,一个600码,要用哪个竖起哪个:
在No.4步枪的基础上增加枪托托腮板和瞄准镜,就有了No.4T狙击步枪
No.4T狙击步枪
还有一个改进型是No.5卡宾枪
李·恩菲尔德No.5卡宾枪
这是给二战中亚太战场的英联邦军队设计的短枪管卡宾枪,方便在丛林环境中使用。它的枪管短,护木更短,枪管露出护木较长一段,枪口有喇叭形消焰器;此外为了方便在丛林中行军不被树枝挂住,No.5卡宾枪的后背带环从枪托下面改成侧面。
李·恩菲尔德系列步枪(除了另类的No.3)的枪机很特别,区别于毛瑟式的前端闭锁,和莫辛纳甘步枪的也不同,而是一种后端闭锁枪机:
毛瑟式枪机和恩菲尔德式枪机对比
它的闭锁凸笋(locking lug)不是装在枪机机头,而是在中部靠后的位置。这种设计论闭锁强度是不如毛瑟的前端闭锁的,对射击精度也是不利的,但是带来的好处是拉动枪机的行程变短,有利于快速射击。有一种“疯狂一分钟”的速射方法是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拉机柄,用中指扣扳机,据说一战时期德军遭遇到训练有素的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排枪速射,感觉如同遭到机枪射击一般。
李·恩菲尔德步枪使用.303英寸British步枪弹,这是一种老式凸缘步枪弹,设计较早。早期是圆头弹
早期的.303英寸MKVI圆头弹,黄铜凸缘弹壳、圆头、铅芯、白铜被甲弹头,致伤效果较差。
圆头弹初速较低,只有600m/s,击中人体后弹头既没有变形也没有翻滚,致伤效果较差,英军在阿富汗吃了不少苦头,为此使用了印度达姆镇兵工厂生产的半被甲弹,也就是达姆弹,弹头部的被甲被切掉,击中人体后铅芯受到挤压,弹头膨胀变形打出一个很大的伤道。这种半被甲扩张性弹头被欧洲一些国家指责为“过分残忍”,在帝国主义的扯皮下1899年各国签署了一个《海牙公约》宣布禁用。但是随后英国人就研发出MKVII尖头弹。
.303英寸MKVII尖头弹
和之前的.303英寸圆头弹不同,MKVII步枪弹改用尖弹头,初速从圆头弹的600m/s提高到744m/s,弹头结构又变成了全金属被甲弹头,但是弹芯为铅-铝复合弹芯,头部为铝,后半部分为铅,前轻后重。别看MKVII弹是全金属被甲弹头,但是和过去圆头的全金属被甲弹头不可同日而语——它的弹头初速大大提高,加上铅-铝复合弹芯前轻后重的结构,击中人体后非常容易失稳翻滚,翻滚的弹头能打出一个非常大的伤道,完全不亚于半被甲扩张弹头。所以英国人一方面伪善地表示我要人道主义,你们说半被甲弹头太残酷,那好,我就淘汰,另一方面,新式尖头步枪弹虽然是全金属被甲弹,但是致伤效果比半被甲弹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恩菲尔德P14步枪(恩菲尔德M1917步枪)
这个枪虽然也被称为恩菲尔德,其实和上面那个恩菲尔德差距很大,也就是上面我留了一个尾巴的恩菲尔德No.3步枪,也叫恩菲尔德P14步枪。
P14步枪的出现还是和布尔战争有关。布尔战争中英国人第一次遭遇到武器装备不逊于自己的敌人,当时的布尔人装备的7mm毛瑟步枪射程远、射击精度高、7mm毛瑟步枪弹致伤效果也好,让英军对手中的李·恩菲尔德系列步枪产生了怀疑。一方面英国人吸取战场经验,研制了性能比老式的李·恩菲尔德长步枪更好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SMLE),另一方面,另一种声音就是提出英军应当装备一种威力更大、精度更好的毛瑟式枪机步枪,子弹也要使用更先进的无底缘步枪弹,结果就有了一种威力很大的.276英寸恩菲尔德步枪弹和配套的P13步枪。
恩菲尔德P13步枪
和其他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不同,P13步枪是枪机前端闭锁的,和毛瑟式枪机非常相似。前端闭锁能承受更大的膛压,对射击精度也有利,的确是比后端闭锁更合理的设计。
.276英寸恩菲尔德步枪弹
.276恩菲尔德步枪弹威力很大,弹头重165格令(10.7克),初速850m/s,枪口动能达到3916J,加上坚固的毛瑟式前端闭锁枪机,英军一度对P13步枪寄予厚望。但是步子太大扯到了蛋,新枪和新弹枪口噪声、枪口火焰和后坐力都太大了,枪膛烧灼也很严重。英国人还没来得及改进这种弹药,一战就爆发了,P13步枪和.276恩菲尔德步枪弹不得不停用,继续大量生产已经成熟的.303英寸恩菲尔德步枪。
但是P13步枪并没有死透,因为一战英军轻武器短缺,把P13步枪口径改成.303英寸后,委托美国生产,叫做P14步枪,也叫恩菲尔德No.3步枪,补充装备给英军,但是英军认为这支枪在泥泞战壕里的可靠性不如原来的李·恩菲尔德(SMLE)步枪,所以只是装备给后备部队。美国人生产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枪倒还不错,不比自家的斯普林菲尔德M1903差,于是又改成美国的30-06口径生产,命名为M1917步枪装备给美军使用,作为对M1903步枪的补充。这些步枪到二战时期还在生产,其中一部分M1917作为军援物资给了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里的“美械师”绝大多数用的就是M1917步枪。
外观上,P14步枪和M1917步枪外观上非常相似,仅在细微之处有一些差别,它们共同的特征大致如下(这是一支美国生产的M1917):
M1917识别特征
1、大型准星护翼
2、枪口箍下方有T型刺刀座,后面还有一个背带环。
3、护木下方有一段明显的“台阶”
4、恩菲尔德“英式特色”的枪托
5、向下并向后弯曲的拉机柄
6、带大型护翼的觇孔式照门
而英国人的P14绝大多数地方和M1917是一样的,如果要识别的话,主要就抓住两个地方:
1、枪托上有一个圆的黄铜贴片
2、早期生产的P14还保留有齐射瞄准具
三八大盖
三八大盖是日本三八式步枪,是日本于1905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研制的一种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三八式就是明治三十八年的意思。它有个前身,叫三十年式步枪。
三十年式步枪有个特征,它的击针尾部是个钩子形,所以在中国也被俗称为金钩步枪。
而三八式,是对三十年式在使用中暴露出的一些缺点进行改进的产物。它的外观主要特征如下:
三八式步枪外观特征
1、三八式步枪还是传统的长步枪,不是Kar.98k、李·恩菲尔德SMLE以及美国M1903那样的短步枪,所以枪身比较长,全长有1270mm,外观显得又细又直。
2、头箍和二箍之间这一段很长,而且没有上护木,枪管上方是暴露的。
3、枪口箍下方有T形刺刀座,上刺刀时,通过刺刀上的枪口环和刀柄尾部的T形槽与枪口固定,配用的三十年式刺刀很长,早期刺刀有护手钩,后期为了简化工艺把护手钩取消了。
4、三八式步枪使用改良的毛瑟式枪机。为了适应多风沙的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三八式步枪的枪机上有一个金属的防尘盖,盖住装填口,拉机柄从防尘盖侧面穿出,拉动枪机时防尘盖会随着枪机一起前后运动。“三八大盖”的来源就是这个防尘盖。不过这个防尘盖也有缺点,一个是比较薄所以容易磕碰变形,还有一个是会发出响声暴露目标,所以也有很多三八式步枪在使用中把防尘盖拆了,比如作特征标图的那一支就没有防尘盖。
5、立框式表尺
6、护木两侧有很长的手指槽
7、原三十年式步枪的击针尾部为一个钩子,三八式步枪改为一个滚花的盖子,这个盖子也兼做保险。滚花的盖子有利于冬季戴手套时操作。
8、日本为了节省木料,三八式步枪的枪托采用拼接式设计,两块木料开出T形槽和T形凸笋,配合后用胶水和螺钉固定。这个设计也是合理的。
三八式步枪的拼接式枪托,注意中间那条拼缝
三八式步枪有一个派生型号是三八式骑枪,比三八式短,而且头箍和二箍之间有上护木,枪管不外露
还有一个是四四式骑枪,装上了可折叠的棱形枪刺
还有一个是九七式狙击步枪,是三八式步枪加装光学瞄准镜的型号
九七式狙击步枪
20-30年代的旧中国是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阀进口了大量武器,也包括日本三八式步枪。山西军阀阎锡山控制的兵工厂曾经仿制过三八式步枪,叫做“晋造六五步枪”,和三八式外观一致,但能从铭文上区别。
晋造六五步枪
晋造六五步枪铭文
6.5x50mmSR步枪弹
三八式步枪使用6.5x50mmSR步枪弹,6.5代表6.5mm口径,50代表弹壳长度50mm,这种步枪弹在当时属于“小口径”步枪弹,弹头细长,后坐力柔和,配合三八式较长的枪身,射击精度较好,缺点是存速性能差,中远距离致伤效果差。
九九式步枪
九九式步枪是日本吸取了三八式步枪的经验和不足,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步枪,于1939年开始投产服役。当年是日本皇纪2599年,所以命名为九九式步枪。旧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命名方式发生过改变:一开始以在位天皇年号命名,比如1905年投产的三八式步枪就是当年为明治三十八年。但是天皇会更迭,这种命名方式就不方便,后来就改为神武纪元命名。日本传说在公元前660年有一位神武天皇登基,为日本的始祖天皇,所以以神武天皇登基那年为元年,神武xxxx年的后两位作为武器装备的命名年份,皇纪2600年后以最后一位作为武器装备命名,如零式舰载战斗机是皇纪2600年(1940年)投产的,命名为零式。九九式步枪在中国战场上出现较少,主要换装给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日军。
九九式步枪识别特征
九九式步枪基本沿袭了三八式步枪的结构,但是做了一些改进,外观上有这样一些识别特征:
1、常见的九九式短步枪长度较三八式步枪短
九九式步枪原本有长短两型,长步枪长度1258mm,短步枪长度1118mm,短步枪长度介于三八式步枪和骑枪之间。日军在实战中发现,原来的三八式步枪长度过长,携行性能不好,所以也跟上世界主流,用长度介于步枪和骑枪之间的短步枪统一枪种,所以大量生产的都是长度为1118mm的九九式短步枪。
2、头箍和二箍之间有上护木,为全包式,枪管不外露,这一点和三八式不同。
3、早期生产的九九式为了提高卧姿射击的稳定性,增加了一个奇特的钢丝单脚架,但是实战证明整个脚架画蛇添足。
4、早期生产的九九式表尺两侧有对空射击估算提前量的横向表尺
早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有对空射击表尺
这个表尺其实非常不实用,到后期型也给取消了。
九九式步枪投产已经是1939年,一开始生产质量还比较好,随着战争形势日益严峻,日本的军事工业生产捉襟见肘,为了产量开始不顾质量,能简化则简化。战争末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已经是粗制滥造:护木用质量很差的木料制作;头箍和二箍之间的上护木省略了;金属表面加工粗糙,留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枪机尾部保险盖的滚花也没了;甚至连可调式表尺也省略了,就留下一个固定的不可调的照门孔。九九式步枪的生产史也是日本帝国江河日下、走投无路狗急跳墙的历史。
战争后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前端上护木没了,枪管外露;木材粗糙;可调式照门变成了一个单片固定照门。
九九式步枪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变种,一个是九九式狙击步枪:
九九式狙击步枪
和三八式步枪基础上发展的九七式狙击步枪一样,它就是在九九式步枪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光学瞄准镜,瞄准镜安装方式和九七式狙击步枪类似,安装在机匣左侧。
九九式狙击步枪安装在机匣左侧的光学瞄准镜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又比较罕见的型号是二式伞兵步枪,它是在九九式步枪的基础上把枪身改为前后两截可拆卸式,伞降时可以缩短尺寸便于携带,落地后组装起来就能战斗:
二式伞兵步枪
拆成两段的二式伞兵步枪
左边5发为九二式重机枪使用的T92式半底缘弹,右边3发为九九式步枪、轻机枪使用的T99式无底缘弹
九九式步枪发射7.7x58mm T99式无底缘步枪弹,强调无底缘是因为还有一种7.7x58mmSR T92式半底缘机枪弹,前者用于九九式步枪和九九式轻机枪,后者用于九二式重机枪。研制两种互不通用的子弹是日本军事工业仓促混乱的结果:一开始日本发现三八式步枪发射的6.5x50mmSR步枪弹远距离致伤效果不好,也不适合机枪使用,于是研制了口径扩大,仍是半底缘的的7.7x58mmSR T92式子弹,但是发现突出的半底缘在步枪和轻机枪上使用不方便,于是又掉头研制同口径但无底缘的7.7x58mm T99式无底缘弹。两种子弹都是尖头铅芯弹,致伤效果比6.5mm步枪弹确有提高,但是弹头外形不够流畅,气动特性不大好,射击精度和远距离存速都一般。
其实日本海军还有一种7.7mm九二式机枪弹,是英国.303英寸凸缘步枪弹的仿制品,专门用在海军和航空兵的舰载机枪、航空机枪上使用。一个国家的军队居然有三种口径同为7.7mm但是互不通用的步机枪弹,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老套筒/汉阳造
老套筒/汉阳造指的是德国M1888委员会步枪以及中国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仿制品。汉阳兵工厂为清末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创建。
M1888委员会步枪识别特征
这种M1888委员会步枪是德国第一种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军用步枪。1886年,法国率先装备了发射8mm无烟火药子弹、使用管状弹仓供弹的M1886勒贝尔步枪,这大大刺激了法国最大的潜在对手德国。为了与法国抗衡,德国急切地成立了一个步枪设计委员会,专门设计现代化的新式步枪。最初的设想是在M1871/84黑火药弹仓步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后来觉得这个方案太落后,于是综合当时欧洲几种新式步枪的结构,综合设计了M1888委员会步枪。
M1888步枪是德国步枪设计委员会的作品,和毛瑟兄弟并无关系。但是因为毛瑟兄弟公司名气太响,加上当时中国清政府官员孤陋寡闻很好骗,德国在向中国推销这种步枪时故意谎称这是“最新式的毛瑟步枪”,信以为真的清政府官员就以讹传讹,把M1888步枪称为“毛瑟步枪”,其实这种步枪和毛瑟根本不搭边。
M1888委员会步枪非常好认,它的识别特征有以下几个:
M1888委员会步枪没有上护木,带套筒的枪管上半部分是裸露的,另外可以看到使用立框式表尺
1、它的枪管外面有一个薄金属板包拢的套筒,把枪管套在里面,这个套筒的作用是隔热,防止射手握到灼热的枪管,所以这种步枪在中国被称为“老套筒”步枪;因为有这个套筒,M1888步枪没有上护木,带套筒的枪管上半部分整个都是裸露的。
M1888委员会步枪的刺刀座在枪身右侧
上刺刀的M1888步枪,刺刀固定在枪口侧面
2、M1888的刺刀座非常奇特,不是在枪管下方而是在枪管右侧,上刺刀后刺刀也是偏在一侧的。
M1888的拉机柄是平直的,位置在装填口内,和毛瑟步枪枪机不同
3、M1888委员会步枪的拉机柄是平直的,头部为球形,拉机柄位置在装填口内,和毛瑟式枪机不同。
M1888委员会步枪使用7.92x57mm毛瑟圆头弹,用5发漏夹装填,装填时漏夹一起装入弹仓
M1888委员会步枪弹仓底部的方孔,最后一发弹上膛后空的漏夹会从孔中掉出
4、M1888委员会步枪采用类似当时曼利夏步枪的5发盒式弹仓,弹仓突出于枪身下方,用漏夹装填。装填时把装满子弹的漏夹一起装进弹仓,当最后一发子弹推进弹膛时,漏夹会从弹仓下的方孔中掉出。由于这种装填方式,M1888委员会步枪和中国的仿制型“汉阳造”步枪在中国还有个难听的名字叫“漏底棺材”。
除了标准的长步枪,M1888委员会步枪还有枪身较短的骑枪型:
M1888骑枪
摆放在一起的M1888委员会步枪和同系列的骑枪(最右)
骑枪型枪身较短,下护木一直包到枪口,有一个和准星座一体的枪口箍,拉机柄改成下弯勺子形,枪背带也改在侧面。拉机柄和枪背带的改进是为了方便骑兵在马上操作,不容易被钩挂。
德国在生产M1888委员会步枪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过改进:原本这种步枪发射的是7.92x57mm毛瑟圆头弹,当毛瑟尖头弹普及后,M1888委员会步枪也改膛发射S尖头弹,这种发射尖头弹的M1888步枪叫做 88/S;后来,M1888步枪摒弃了使用不便的漏夹,改用毛瑟M1898式步枪的5发桥夹装填,为此把弹仓底部用于漏出漏夹的方孔给封闭了,这种改进型叫88/05。
使用漏夹装填的88式步枪和改用桥夹装填,发射尖头弹的88/05步枪
Gewehr 88/05步枪,把弹仓底部的方孔给封闭了
中国汉阳兵工厂仿制的M1888委员会步枪叫做“汉阳造”步枪,最初原样仿制德国的M1888委员会步枪,后来在生产中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和“老套筒”相比,改进后的“汉阳造”步枪有这样一些识别特征:
汉阳造步枪识别特征
1、去掉了笨重无用的枪管套筒,增加了上护木,所以汉阳造步枪枪管后半段不再裸露在外。
2、刺刀座从原来枪口一侧改为枪口下方,刺刀固定方式类似三八式步枪。
汉阳造步枪从清末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1944年,参加了民国时期几乎每一场战争,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也是汉阳造步枪打响的,同时它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甚至有一部分老旧的汉阳造步枪还参加了朝鲜战争。这种德国19世纪末期研制的过渡型号步枪在中国却使用了半个世纪,堪称一个传奇。
5. 哪些名将死于无名之辈之手?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攻下福建后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阮英平的下落!”1948年12月,华野名将阮英平在天湖山开完紧急会议后离奇失踪。直到1949年7月,阮英平的好友叶飞、粟裕等人才知其失踪的信息。有人慨叹阮英平这次恐怕凶多吉少,粟裕当即下令严查。
叶飞心急如焚,立即指挥华野第三野战军发起福州战役,一举歼敌近4万人,彻底解放了福州。随即福州公安部门开始大力排查,发现阮英平确实已经遇害,而杀害的他的人居然是当地3个普通农民。
“血债必要血偿!”粟裕闻讯悲愤交加,眼含热泪大喊道。
“如果我知道他是谁,绝对不会下此毒手!”凶案主谋范起洪听到阮英平的身份,不禁嚎啕大哭,并一直重复念叨着不知自己杀害的人是阮英平。
那么阮英平身为一代名将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又为何惨遭3个农民毒手?3个农民凶手的结局又如何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少年“雷公”巧遇伯乐1913年,阮英平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顶头村(现改名英平村)。阮英平家境贫寒,10岁时,父亲早逝,留下他与母亲,还有2个姐姐。母亲柔弱的肩膀,无力扛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无奈将2个女儿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也算给她们找一条活路。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阮英平为补贴家用,15岁就到本村一家叫“一团斋”的糕饼店当学徒。阮英平每日在糕饼店迎来送往,很快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人世间就是人善被人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护他人周全。
有一天,阮英平正在后厨帮工,忽听前门传来一阵吵闹声,仔细一听才知是师傅与人起了争执。阮英平担心师傅赶紧上前一探究竟。
原来是当地一伙儿地痞流氓,到糕饼店连吃带拿,还要收保护费。师傅气不过上前阻拦,竟被这伙人打得头破血流,其他学徒站在旁边吓得不敢吱声。
阮英平性情粗犷嫉恶如仇,一看师傅被打、店面被砸,就想冲上去和那伙人拼命,却一把被师傅拉到怀里护在身下。领头的地痞眼见要出人命,遂想见好就收,但临走时又撂下一句话:“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老子明天还来,看还有谁敢太岁头上动土!”
阮英平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再看看地痞们的嚣张气焰,心中发誓日后一定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于是阮英平召集意气相投的黄信龙、黄良荣等18人,组成“顶头十八帮”,专门扫黑除恶打抱不平。
由此当地百姓称阮英平为“少年雷公”,可当地豪绅恶霸却将阮英平视为眼中钉。胆小怕事的“一团斋”老板深怕惹祸上身,就时常向阮英平的母亲抱怨他爱管闲事。阮英平看不惯老板懦弱表现,遂三年学徒期满后,毅然离开“一团斋”,并跪别母亲赴他乡谋生。
这日,阮英平来到闽东重镇赛歧,感觉口干舌燥就到路边的“旭记”茶馆讨口水喝。茶工陈洪妹赶紧递上一杯凉茶,又顺便拉起了家常。阮英平喝完茶起身刚要走,突然看到店中招聘启事,就想留在这里打工,陈洪妹欣然应允。
阮英平就这样邂逅了人生领路人陈洪妹。原来陈洪妹是一名共产党员,因1929西柄农民暴动失败遭敌人通缉,遂隐姓埋名化身茶工隐藏在“旭记”茶馆中。
陈洪妹对这个比自己小七八岁的小兄弟很是照顾,尤其是听说了阮英平在家乡的壮举后,对其更是刮目相看,于是就时常给阮英平讲讲自己的经历。阮英平感觉陈洪妹所做的一切,正与自己渴望改变这个黑暗世界的梦想契合,遂向陈洪妹表达了想加入共产党的愿望。
“你只要按照共产党的方式开展农民运动,共产党会来主动找你的。”阮英平在陈洪妹的鼓励之下,返回家乡准备大干一场。
走马取甘棠一夜成名当时福安还在国民党管控之下,可阮英平以“顶头十八帮”为骨干,再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依旧将福安农民运动搞得有声有色。这很快就引起了闽西根据地创始人邓子恢的注意,于是闽东、闽西联合开展抗麦债和赊粮斗争。
1932年,阮英平因其出色表现正式加入共产党,自此阮英平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而阮英平名声大噪还源于走马取甘棠。
1933年10月23日,福安中心县委领导人曾志、任铁锋、陈洪妹带领200余名红带会会员,在甘棠发动农民起义。但当时敌人的实力雄厚,如果正面硬刚胜算可能会大打折扣。
于是,阮英平提出由他带领一部分人乔装打扮,摸到敌人驻地后主动出击,然后再里应外合一举消灭敌人。任铁锋等人感觉此计划可行,便同意了阮英平智取甘棠之计。
随后,阮英平装扮成挑水工,顺利摸到敌海军陆战队驻地刘祠,欲趁敌不备先干掉敌军哨兵。谁料竟被发现,敌哨兵大呼:“口令!”
阮英平当机立断高呼:“冲啊!”埋伏在后面的红带会会员,高举大刀、梭镖蜂拥冲进祠堂。当时敌军还在睡梦之中,遂仓皇应战。阮英平等人一举歼灭敌人一个排的兵力,并缴获步枪20余支,驳壳枪1支。
敌海军旅长林秉周对此失败耿耿于怀,一直伺机反扑。1933年11月9日夜,林秉周派1营兵力偷袭我驻甘棠的游击队。幸得驻西门堂的红带会会员率先发觉敌情,阮英平率众冒着枪林弹雨撤到附近山上,但第五支队却被敌军团团围在了刘祠内。
在危机时刻,阮英平果断率众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对围困刘祠的敌军来了个反包围。敌人顿时陷入内外夹攻,只得仓惶退到刘祠后山之上。
而此刻甘棠东西南北门,以及港歧、后岐的几百名红带会会员,也在曾志、陈洪妹等人带领下,分兵数路前来助阵。经过一番血战,敌军四处逃散,我军乘胜追击,直接捣毁敌军一个营,并缴获枪支37支、子弹千余发。
我军重创敌军,甘棠形势大为好转,阮英平也藉此声名鹊起,成为战友心中厉害人物,继而被选为福安南区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阮英平被任命为闽东军分区司令,携手政委叶飞留下继续战斗,阮英平与叶飞的深厚友情也藉此开始。
同年冬天,国民党以王敬玖、萧乾为总指挥,调集闽、浙两省10万兵力,对闽东苏区展开疯狂“围剿”。阮英平为保存实力,率众撤出苏区,转战外线打游击。
当时阮英平带领一部分游击队员,被围困在安德县边缘山区。敌人获悉阮英平依旧在安平一带活动,不仅四处搜捕,还特派新1师1个连驻扎阮英平故乡顶头村,甚至还放火烧了阮英平家的房子。
而此刻的阮英平带领着战士们,不仅衣着单薄、忍饥挨饿,还要随时提防敌人的追袭。阮英平处此逆境,却凭借惊人的毅力扛住了严峻的考验。
1935年初夏,阮英平与叶飞终于在周宁县溪底村顺利会合。8月上旬,阮英平与叶飞率部队,在周宁县城北肖家岭伏击伪保安队郑重部,打死打伤敌军40余人,击毙敌军连长、排长各一人,同时还缴获步枪20余支,子弹40余箱。
这是我军在闽东苏区沦陷后的第一次大胜利。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岁月里,阮英平与叶飞就是这样独立挑起领导闽东人民革命的重担,对敌坚持游击战长达3年之久。
阮英平在这最艰苦的3年中,不仅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甘苦与共,而且在作战时一直保持着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撤退殿后的习惯。由此阮英平不仅多次指挥粉碎了数十万敌军围剿,坚守住了闽东根据地,而且其威名也逐渐传遍了中华大地。
阮英平身经百战渐入佳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阮英平任副团长。两人再次携手率部队踏上了北上抗日的新征程。
阮英平先后指挥了夜袭浒墅关、保卫郭村以及血战卢家滩等战役,出色的指挥才能使阮英平逐渐成长为我军名将,但长期频繁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却使阮英平患上严重肺病。
阮英平的身体日益衰弱,甚至有时行军路上,连马都骑不了,只得让战友们用担架抬着走。阮英平不舍得让战友们受累,只要稍微好点儿,就挣扎着下来,自己拄着拐棍蹒跚前行。
有一天,战友们看到阮英平的身体太虚弱了,就买了一只老母鸡给其补身体。当时苏北根据地的条件非常艰苦,甚至有时连食盐都买不到,由此阮英平对战友们的这种特殊照顾极不满意,不仅一口鸡汤未喝,还把办事的战友批评了一顿。
1943年,阮英平病情恶化,不得不被送到上海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现华山医院)治病。半年后,阮英平身体刚一好转,就选择归队投入战斗。
此时的国民党名义上共同抗日,实际上却是消极抗日,积极剿共,不仅与日军达成打两枪就跑的默契,甚至还纠集当地土匪地痞,组成所谓的忠义救国军,打着保护沦陷区百姓旗号,实则干着欺压百姓的勾当。
由此,华中局于1944年底,南下成立苏浙军区,由粟裕任司令,意在苏浙皖闽赣地区开创根据地。阮英平因其赫赫战功,被粟裕亲自点将,担任苏浙军区三纵队政委,携手司令员陶勇一起率众挺进天目山,三战顾祝同,共歼敌超万人。
八年抗战,阮英平一路从皖南到苏北,再从苏北到浙西,转战大江南北,逐渐成为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解放开始后,阮英平就担任了华东野战军一纵一师政委,而其与粟裕、叶飞、陶勇等人的友谊,也在一次次的出生入死的战斗中越发深厚。
名将之殇1947年,阮英平奉命从山东烟台乘船取道上海,返回福建老家开辟敌后根据地,以便加快解放战争进程。
阮英平临行前看着刚出生还未满月的儿子朝阳,还有不满三岁的女儿寒阳,对妻子周础语重心长地说:“别难过,很快就会胜利了,等全国解放后我们再见。如果我牺牲了,你也要坚强活下去,把孩子们培养好,新中国还要靠他们这一代人去建设呢。”
阮英平与周础结婚还不到4年时间,紧张的战争让他们聚少离多,只是他们不知此次一别却成永别。
1947年5月,阮英平回到了福建。阮英平原本在闽东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宁德桃花溪一带就曾是他坚持3年游击战的地方,遂其回到阔别9年的故乡后,很快就重新燃起老根据地的革命热情,并于1947年9月担任了闽东地委书记一职。
阮英平率众与敌周旋,谁料其身边负责财政的周阿奎突然叛变,以致阮英平在宁德虎坝乡天湖山,召开完地委紧急会议后被敌军包围。阮英平虽然果断率部队占据有利地形,经过一番苦战后突出重围,但就在阮英平与警卫员陈书琴欲一起抄小路,赴福州向省委汇报工作时,却又在半路遇到了搜山的敌军。
阮英平与陈书琴在突围中意外走散,只得独自一人在山上与敌人周旋。已经与敌周旋多日的阮英平,虽想尽办法寻找食物,但仍饿得前心贴着后背。阮英平自知唯有想办法填饱肚子,才能有力气继续与敌战斗。
这时阮英平来到一个名叫大窝村的小山村,就想到村中找村民讨口饭吃。阮英平来到一个名叫范起洪的村民家中,为了安全起见,佯称自己是来自宁德八都的商人,本想做点儿小生意混口饱饭吃,却未料半路遇到土匪抢劫,遂到此地避避风头。
范起洪起初倒也没有什么恶意,不仅大方地拿出家中好吃好喝的招待阮英平,而且看着阮英平吃得香甜,也很高兴。
阮英平吃完饭后,请求范起洪帮忙送其到福州。范起洪当时也挺爽快地答应了。那天是1948年2月1日。
如果当时两人即刻上路,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偏偏范起洪看到阮英平的衣服鞋子都湿透了,就说道:“兄弟,你穿着湿衣服多难受,不如脱下来晾一晾,让火烤干后再穿多舒服。”
阮英平面对如此热心的老乡,也未多想就将衣服脱下来,小心搭在了身旁的椅子上。就是这个动作让阮英平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范起洪无意中听到,阮英平放衣服时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很快就意识到阮英平身上可能带有贵重物品。
随着衣服上的水渍渐渐蒸发,眼尖的范起洪发现衣服中间有一处明显得鼓鼓囊囊的凸起,于是断定衣服中一定藏着金子,遂开始心生歹意想将金子据为己有。
可是瘦弱的范起洪面对孔武有力的阮英平,自知没有把握制服,所以当时并未做出什么不轨的举动。就在范起洪发愁如何下手时,阮英平又提出新建议:“范大哥,如果再找两个人与我们一起去福州,可能更方便安全些。”
范起洪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其心中暗想:“如果找两个铁哥们,一起在半路下手,岂不是更加万无一失嘛。”
范起洪想到此处马上拍着胸脯打保票道:“好的,我琢磨一下谁比较可靠,一定把你安全送到福州,你就放心吧!”
那天范起洪的邻居发小范妹仔家正在举丧,范起洪就借口要与好友周玉库到范妹仔家帮忙,还有白天上路太过引人注目等理由,与阮英平商定等2月3日晚间再出发。
就这样,范起洪、范妹仔、周玉库等3人伪称护送阮英平赴福州,可就在他们走到宁德北洋炭山的荒郊野外时,趁阮英平不备,抄起木棍朝阮英平的后脑勺狠狠地打了下去。
范起洪三人眼看着阮英平开始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又赶紧下手朝着阮英平一顿重击。就这样,一代名将阮英平命陨三个暴徒之手,享年只有35岁。
范起洪三人杀害了阮英平后,先搜去他身上携带的黄金(大约3两重)、钢笔、手表等贵重物品,然后又将阮英平的尸体草草埋在炭山的一座山寮废墟之中。
因时局战乱,粟裕、叶飞等人直到转年7月,才得知阮英平失踪的消息。粟裕放话彻查此事,叶飞打下福建后,也急命福建公安部门务必查明阮英平失踪真相,毕竟他们并肩作战十余载,早已不是兄弟亲如兄弟,于公于私都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1950年7月,福建公安部门在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发动群众对可疑人员检举揭发时,听到一个群众反应宁德北洋区大窝村的范起洪,在解放前夕突然暴富,其财产来源十分可疑。
福建警方收到线索非常重视,很快就传讯了范起洪。当范起洪听说自己伤害的人竟是闽东根据地创始人阮英平,那些被他们抢走的黄金是华东局交给阮英平的革命经费时,不禁懊恼地崩溃大哭:“我不知道是他啊!”
自知罪孽深重的范起洪,将自己所犯罪行一五一十交待清楚。警方又迅速逮捕了范妹仔、周玉库两人。最终,范起洪三人在审判后背判处死刑,阮英平离奇失踪案终于尘埃落定。
结语范起洪、范妹仔、周玉库等三人,因贪欲竟无故害人性命天理难容。阮英平为国为民转战南北颇具名将风范,却牺牲在三个贪财暴徒之手,将星意外陨落实在可悲可叹。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阮英平正是这样为国不计个人生死的勇士。如今乾坤扭转,盛世中华足以慰藉先烈英灵,谨以此文致敬英烈阮英平!
6.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动荡时期,作为周世宗的柴荣在当时很有威望,就从后世的评价当中,许多人还是愿意把他称为千古明君。
可能也与他早死有关,还没来得及暴露弊端,帝王在皇宫里都是呼风唤雨的的存在,一般不会亲自带兵作战的。
战前脱逃该杀但是作为周世宗的柴荣可不一样,御驾亲征心系国之安危,想来也不是昏庸无用的,胆小怕事之徒,不仅深深笼络军心,而且也深得民心!
其实有关于他一天之内斩杀70将领,也不是无缘无故,无论在任何时候,永远都不要太相信别人,也别太轻视自己。
正是由于在生死存亡的高平之战当中,他亲自到战场指挥,才发现军队中存在着的很多问题,有人要论功行赏,自然有人也要严厉惩罚,军规纪律也还是要严格遵守执行的。
刘崇叛乱大约在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但是毕竟是踩在后汉的尸体上建立起来的,自然也就有人不甘心。
余党也没有完全清理干净,后汉的刘崇,也就是原来皇帝的弟弟,自然也就咽不下这口气,偷偷带人再次选址称帝,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北汉。
但是这仅仅只是称帝,要说有多少真枪实弹的实力,估计刘崇内心也是虚的,自然他就要想办法增强自身实力。
没有实力那就只能借力了呗,当时他看中了契丹,自然也就想和他们合作,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归附于契丹辽国,说白了就是在变相出卖国家主权。
没想到后周始皇帝郭威三年后就死了,自然这也就被刘崇认为,是联合契丹辽国,一举歼灭后周的最好时机,毕竟短期内能有合适的接班人属实不容易。
柴荣御驾亲征但是结果也是出乎刘崇的意料,郭威的养子,也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柴荣继位了,这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儿,虽然才上任不久,但是他心里还是很有想法的,自然也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战斗准备!
双反此时也都卯足了劲,打算一举消灭对方,生死存亡就在此一战了,周世宗深知对手的强大,就坚持打算御驾亲征,毕竟养父待他不薄,这份基业是无论如何也要守住的。
当时刘崇带领契丹辽国的军队,气势上就先压了周世宗手下武将一头的,毕竟他们可是养精蓄锐,就为了等这一天的。
还没有开打,自然就有人已经在心理上屈服了,临阵脱逃也是常有的事儿,可能他们已经预见了失败的最终结局。
柴荣这边的先锋部队,由于部分将领的心理素质不行,临阵逃脱对于士气的打击也是相当严重,自然大家在这里已经猜出了缘由,当然后面也是周世宗清理的主要目标。
毕竟得知前线节节败退,周世宗内心也不再淡定了,坚持御驾亲征,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就这样屈辱的无所作为。
战后算账这次他赌对了,因为他的到来让士气大增,再加上他强有力的指挥,也让将士们重新找到反向,再配合大将赵匡胤的协助,一举击败敌军。
当然战是打赢了,但是有些账还是要算的,毕竟有些军队中的祸害不除,也难以稳定军心,不能别人拼死拼活,最后却让那些逃兵邀功请赏,那就有点太寒心了。
自然首先就是要严肃军规,依法惩治那些临阵脱逃的叛徒,自然对于有功劳的将领,也是狠狠嘉奖。
一天之内柴荣处死70多名将领,属实于心不忍,但又确实是他们罪有应得,不杀他们也难稳军心!
7. 有哪些历史名人被小人物打死?
1940年6月28日,利比亚东北部港口图卜鲁格上空突然出现了轰炸机独有的轰鸣声。不多时,年仅20岁的意大利海军新兵克拉迪奥·马佐拉就发现了这是一支隶属英国空军的轰炸机编队。在这个时期英国轰炸机的突然出现肯定不会是和他们打招呼。果然,马佐拉所在舰队遭到了英国轰炸机的狂轰滥炸。意大利海军自然也不可能被动挨打,海军将士开始用舰载高射炮进行反击,马佐拉同样用他所在“吉尔季奥号”巡洋舰上的高射炮对着空中的轰炸机就是一阵突突。然而由于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太高,马佐拉的射击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一架飞机都没有打下来,这让想要通过立功而走上人生巅峰风的马佐拉很是懊恼。但似乎上天也不希望马佐拉就这么碌碌无为一辈子,英国轰炸机编队离开后没多久,又有两架飞机飞临了港口上空。还没来得及走下高射炮的马佐拉一阵兴奋,因为这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在高射炮的射程内。
英国的蚁式轰炸机马佐拉没有任何犹豫,他迅速装弹,调整好射击角度,又是一阵突突。很快天空中就传来了一阵爆炸声,飞机冒着黑烟就这么掉了下来。马佐拉很是兴奋,战友们也在一旁恭喜着马佐拉,马佐拉此刻似乎也已经看到了自己以后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马佐拉不知道的是等待他的将是来自军事法庭的审判,罪名是谋杀上级,而且这个上级还不是一般的上级,他在整个意大利历史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尔季奥号”事情是这样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听意大利有这么一号人物,意大利空军元帅伊塔诺·巴尔博。他在意大利绝对算是一个传奇人物,意大利的空军就是在他的手中壮大起来的,完全不输给当时的德、英、法等国的空军,甚至隐隐有超越的势头。也因为如此,巴尔博当时在意大利的威望很高,地位上也仅次于穆索里尼,成为了意大利实实在在的二把手。
功成名就后的巴尔博成为了当时还在意大利控制中的利比亚的总督,可以说是一个土皇帝了,而巴尔博也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他想要把当时的利比亚建这块殖民地建设成为和意大利行省一样发达的地方。
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巴尔博所以他在利比亚任职期间可谓是费尽心力。不管是军队的训练、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济发展,巴尔博都要亲力亲为,没事就坐着他的专机在利比亚四处巡视工作。当然,其中不排除巴尔博有装那啥的嫌疑,让他治下子民随时都可以瞻仰他的威严。
而就在1940年6月28日的那天,巴尔博和往常一样乘坐着他的专机去视察工作。本来一切挺顺利的,然而就在返航途径图卜鲁格的时候,巴尔博还在和随行人员有说有笑的,讨论着未来工作的方向。突然,飞机传来了一阵剧烈的震动,伴随着震动,飞机也直线朝着地平线撞去,由于事发突然,加上飞机飞行高度并不是很高,所以直到飞机坠毁在利比亚大地上时,巴尔博也不知道究竟发什么了事,也就更加不知道他其实是被自己人打下来的。
巴尔博巴尔博死后巴尔博作为意大利的二把手,他的意外死亡可以说震惊了当时的意大利。而另一边,就在众人纷纷恭喜马佐拉的同时,一个老兵认出了天下的飞机是自己人的。如果他打下来的是自己人的飞机,那罪名就大了,马佐拉瞬间也从欣喜中清醒了过来,眼神也从兴奋变成了恐惧,身上被冷汗浸透了。
然而更坏的消息很快就传来了,被击落的飞机上乘坐的还是自家空军元帅。真不知道马佐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是一个什么状态。要说是恐惧吧,我觉得在知道打下的是自家飞机时他就已经恐惧过了。此刻得知被自己打下来的是一个空军元帅,会不会多少有点荣耀感?
高射炮当然,这是麻花自己的恶趣味,相信马佐拉当时就算没被吓尿裤子估计也差不多了。最后没有任何悬念,马佐拉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罪名是谋杀上级。在法庭上,马佐拉还替自己狡辩道:“当时我只是一时紧张就开了一炮,谁知道那么准就把飞机给打了下来,这是巧合,不能算谋杀。”
法庭最后考虑到马佐拉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新兵,采纳了他的辩护。虽说马佐拉的谋杀罪名没有成立,但他也一直被监禁到了二战结束。
巴尔博穆索里尼的阴谋?巴尔博作为意大利的大人物,他的死可以说是一件大事了,而行凶的马佐拉仅仅被监禁了几年,这不得不引人联想。于是就流传出了一种说法,那就是这是穆索里尼的阴谋。这种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根据。
穆索里尼因为当时的巴尔博在意大利的威望很高,甚至隐隐超过了穆索里尼。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穆索里尼自然是会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巴尔博所取代,所以穆索里尼有扼杀巴尔博的动机。但实际上这样的可能性很小。
第一,作为意大利的一把手,穆索里尼有必要指使一个20岁的新兵去做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逻辑上明显是说不通的。我要是穆索里尼,一定会做成巴尔博是被英、法等敌对势力暗杀的,而不是这种很戏剧的结果。
第二,巴尔博可以说是穆索里尼的最忠实的手下了,巴尔博也是穆索里尼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穆索里尼要防着巴尔博也不会把巴尔博外派到利比亚去了,这不就等于放虎归山吗?留在身边不是更简单,什么时候想弄死就弄死,还没那么多麻烦。
巴尔博第三,巴尔博当时还不能死,因为巴尔博不管是对于当时的意大利还是穆索里尼来说都还很重要。毕竟巴尔博的能力摆在那里,一手把空军壮大了起来,空军还需要他的领导。另一方面,穆索里尼要应对英法等敌对势力也少不了这位空军元帅。
所以我认为,巴尔博的死真的就是一个意外,穆索里尼就算是担心自己地位不保也不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弄死巴尔博。也就是说神奇的意大利又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小兵用高射炮打下了自家的空军元帅。
巴尔博结语抛开意大利在二战中的搞笑元素和信仰不谈,巴尔博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空军人才,对意大利空军的发展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意大利空军有了和英、法等国抗衡的实力。而且巴尔博在1933年亲自率领24架水上飞机横跨大西洋,抵达了芝加哥,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之后他还接受了罗斯福的亲自接见。这些都可以看出巴尔博在空军建设和飞行的天赋和能力,如果他没有死在自家小人物手上,二战时的欧洲上空可能将会更加精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